下司镇历史沿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04: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7 06:43
下司镇,坐落在中国贵州省麻江县东北部,与县城相距25公里,州府凯里则相距24公里。历史上,这里是明清时期平定长官司分司的行政中心,因其位于平定江的下游,故得名"下司"。
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下司镇正式设立,随后在1958年改为下司公社,又在1984年恢复为镇级行政区。镇区由清江和桃花两村组成,共有1100多户人家,3200多人口,居民由苗族和汉族等民族混居而成。
作为清水江上游的重要经济节点,下司在清朝时期发展迅速。雍正七年(1729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和贵州巡抚张广泗下令疏浚河道,随后经过乾隆、光绪年间的多次整治,航道得以畅通,下司逐渐成为水运码头和物资集散地。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商业尤为兴盛,吸引了众多商帮,如贵阳、安顺等地的商人在此设立川滇会馆、江西会馆等,如江西刘同庆的"庆元丰"和湖南张氏兄弟的"怡兴斋"等,经营黄州布、棉花、棉纱和桐油等商品,资金雄厚。
据民国七年(1918年)的统计,下司有商户197户,从业人员583人,资金总额高达21.75万银元。那时,船运马驮是主要的交通方式,每逢场期,船只车马络绎不绝,江面商船灯火通明,犹如繁星点点。马店和客栈热闹非凡,餐馆营业至深夜,当地被赞誉为"小上海"。
公路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通达下司后,镇内商户开始购买汽车运输货物,成为黔东南地区拥有汽车最多的城镇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下司的商贸活动依然繁荣,赶集日吸引了周围县市的人们,集市规模在麻江县仅次于县城,是黔东南州内较大的农村集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