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05: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4:11
江崎玲于奈,1925年3月12日诞生于日本大阪,其父是著名的建筑学家江崎壮一郎,他本人则在学术领域崭露头角。1940年,他进入京都第三高等学校求学,四年后,继续深造,于1944年进入了东京帝国大学。在那里,他的学术生涯注定将与固体物理学紧密相连。
在20世纪50年代,学术界普遍认为,在PN结反向击穿的过程中应该能观察到隧道效应,然而实验却一直未能证实这一理论。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在1957年出现。当时,江崎玲于奈在研发新型高频晶体管的过程中,意外地在高掺杂、窄PN结的正向伏安特性中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负阻效应。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深入分析,他提出电子空穴可以直接穿透结区,这一理论为隧道效应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他的这一发现促使他进一步研究,最终发明了由隧道结制成的隧道二级管,这一创新性的发明开启了固体物理学中一个全新的领域——固体中的隧道效应研究。江崎玲于奈的贡献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也为后来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江崎玲于奈1925年3月12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940年就读于京都第三高等学校,194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后进入川西机械制作所工作,进行由真空管的阴极放出热电子的研究工作。1956年,转入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现索尼)。1973年因在半导体中发现电子的量子穿隧效应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