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01:2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2:32
北京化工大学重点专业主要有:
国家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化学工程、自动化、生物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生物过程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080502材料学、080706化工过程机械、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双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年份
等级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备注
2021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
2021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21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法学
2021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公共事业管理
2020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20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2020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功能材料
2020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2020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20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安全工程
2020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工商管理
2019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应用化学
2019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2019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9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2019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自动化
2019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2019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制药工程
2019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能源化学工程
2019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环境工程
2019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生物工程
2019年
国家级
北京化工大学
会计学
2021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机器人工程
2021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通信工程
2021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021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财务管理
2021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能源化学
2021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金融数学
2021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21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2021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行政管理
2021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2021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数字媒体艺术
2020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20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英语
2020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2020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020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产品设计
2019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9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2019年
市级
北京化工大学
法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序号
一级学科名称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
化学工程与技术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A
2
材料科学与工程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A-
3
控制科学与工程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4
化学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5
环境科学与工程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6
机械工程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9
安全科学与工程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10
管理科学与工程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11
工商管理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12
软件工程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13
轻工技术与工程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14
物理学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15
药学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16
马克思主义理论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17
数学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北京化工大学简介: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北京化工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目前,学校共设有17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500余人,研究生8600余人(其中博士1400余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2200余人,学历留学生3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