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私识范仲淹文化常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22:1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09:49
古代人在描述年龄时,往往采用富有象征意义的称谓,而非直接的数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年龄代称:
首先,"垂髫"代表的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孩童阶段,男女皆适用,如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场景。
其次,"总角"特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时期,如文中提及的苏轼“始总角”,意味着他当时正值青少年阶段。
"豆蔻"则专指少女的十三四岁,这是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年龄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子十五岁时称为“束发”,标志着他们步入青少年的行列;而二十岁时称为“弱冠”,象征着成年,具有责任和义务。
接下来的“而立”指的是男子三十岁,意味着他开始具备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不惑”则表示男子四十岁,寓意对生活和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除此之外,还有“知命”代表五十岁,"花甲"指六十岁,"古稀"则象征七十岁,这些称谓都富含着对人生阶段的深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