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学而第一 1.4 三省吾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23: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0 21:4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都会在三个方面时时自省:为人谋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有信?传授给弟子的(道理)自己是否身体力行?”
为什么需要自省,自省什么,什么时候自省?
谋,出主意,出谋划策。忠,尽己所能、尽心尽力。为人谋,指为尊上谋、为雇主谋、为公众谋,真正以谋主为服务对象,而不是其他任何利益相关者。为人谋是敷衍了事、三心二意还是尽职尽责、忠于职守,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骗的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信,诚信,说到做到。个人之间可以称之为“私信”,对于公众可以称之为“公信”。不是对谁都是真诚有信的,对朋友、对公众要有信。因此对于朋友、对公众不能随便发言表态,说自己能够做到的,做不到的不要说。万一自己做不到,一不能迂腐的勉力为之,二不能矫饰、愚弄对方,以免小错变大错。万一有错,则勿惮改,也不失为一种修养。
传,传授。习,练习、实践。传不习乎也有两解。一说,老师传授给我的学问道理,我是不是学而时习之;另一说,我传授给弟子们的道理,对别人提出的要求,自己是不是能够躬身实践。这两种说法都通。第一种在学而时习之已有讨论。第二种合“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更值得我们品味体察。
生活中,有的人听不进不同意见,有的不能自省,有的两者皆不能。明白需要通过自省以提高自身,从而听得进去意见或者主动自我检讨是第一关,真正把过失和错误找出来是第二关,找出来后予以改正则是第三关,所谓“不贰过”就是这个意思。过了这三关,才称的上真正自省了。
曾子以通晓孝道而闻名,著有《孝经》,被后世尊为宗圣,为儒家四配圣之一。他还是战国初期著名*家、军事家吴起的老师。他重点向曾子传授关于孝道方面的礼仪与知识,曾子勤习反省、深思体会,后来将有关内容整理成《孝经》。被誉为“儒学纲领”、“入德之门”的《大学》据说也为曾子所著。孔子的儿子伯鱼去世的比较早,等到孔子去世的时候就将孙子子思托付给了还年轻的曾子,所以曾子算是子思的半个老师,孟子又师从子思,三人均位列四配圣。和有子相比,曾子弟子、门生的成就要大的多。曾子于唐睿宗太极元年(712年),得以配享孔庙。
曾子妻子杀猪的故事表现了曾子的“鲁”。现在应该称之为“实诚”,也多少有点迟钝、固执,不善变通,甚至是天资不够、愚笨的味道。父母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现在你教他欺骗,他就和你学欺骗。父母从小欺骗自己的孩子,孩子长大以后就不再相信父母了,所以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据《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记载,曾参以“藜烝不熟”驱逐妻子。人曰:“非七出也。”答曰:“藜烝小物耳,吾欲使熟,而不用吾命,况大事乎?”遂出之,终身不取妻。其子元请(他再娶)焉,告其子曰:“(殷)高宗以后妻杀孝已(高宗之子),(周宣王时大臣)尹吉甫以后妻放伯奇(吉甫之子)。吾上不及高宗,中不比吉甫,庸知其得免于非乎?”如果这条记载是真实的,不禁令人扼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曾子自己三省其身,以为进益,假使妻子果真有过,为何不愿给妻子以自省改过的机会呢?
曾子可以垂范后人矣。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人无完人,曾子也有自己的局限性。瑕不掩瑜的同时,也不要被瑜遮蔽了瑕——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0 21:45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都会在三个方面时时自省:为人谋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有信?传授给弟子的(道理)自己是否身体力行?”
为什么需要自省,自省什么,什么时候自省?
谋,出主意,出谋划策。忠,尽己所能、尽心尽力。为人谋,指为尊上谋、为雇主谋、为公众谋,真正以谋主为服务对象,而不是其他任何利益相关者。为人谋是敷衍了事、三心二意还是尽职尽责、忠于职守,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骗的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信,诚信,说到做到。个人之间可以称之为“私信”,对于公众可以称之为“公信”。不是对谁都是真诚有信的,对朋友、对公众要有信。因此对于朋友、对公众不能随便发言表态,说自己能够做到的,做不到的不要说。万一自己做不到,一不能迂腐的勉力为之,二不能矫饰、愚弄对方,以免小错变大错。万一有错,则勿惮改,也不失为一种修养。
传,传授。习,练习、实践。传不习乎也有两解。一说,老师传授给我的学问道理,我是不是学而时习之;另一说,我传授给弟子们的道理,对别人提出的要求,自己是不是能够躬身实践。这两种说法都通。第一种在学而时习之已有讨论。第二种合“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更值得我们品味体察。
生活中,有的人听不进不同意见,有的不能自省,有的两者皆不能。明白需要通过自省以提高自身,从而听得进去意见或者主动自我检讨是第一关,真正把过失和错误找出来是第二关,找出来后予以改正则是第三关,所谓“不贰过”就是这个意思。过了这三关,才称的上真正自省了。
曾子以通晓孝道而闻名,著有《孝经》,被后世尊为宗圣,为儒家四配圣之一。他还是战国初期著名*家、军事家吴起的老师。他重点向曾子传授关于孝道方面的礼仪与知识,曾子勤习反省、深思体会,后来将有关内容整理成《孝经》。被誉为“儒学纲领”、“入德之门”的《大学》据说也为曾子所著。孔子的儿子伯鱼去世的比较早,等到孔子去世的时候就将孙子子思托付给了还年轻的曾子,所以曾子算是子思的半个老师,孟子又师从子思,三人均位列四配圣。和有子相比,曾子弟子、门生的成就要大的多。曾子于唐睿宗太极元年(712年),得以配享孔庙。
曾子妻子杀猪的故事表现了曾子的“鲁”。现在应该称之为“实诚”,也多少有点迟钝、固执,不善变通,甚至是天资不够、愚笨的味道。父母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现在你教他欺骗,他就和你学欺骗。父母从小欺骗自己的孩子,孩子长大以后就不再相信父母了,所以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据《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记载,曾参以“藜烝不熟”驱逐妻子。人曰:“非七出也。”答曰:“藜烝小物耳,吾欲使熟,而不用吾命,况大事乎?”遂出之,终身不取妻。其子元请(他再娶)焉,告其子曰:“(殷)高宗以后妻杀孝已(高宗之子),(周宣王时大臣)尹吉甫以后妻放伯奇(吉甫之子)。吾上不及高宗,中不比吉甫,庸知其得免于非乎?”如果这条记载是真实的,不禁令人扼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曾子自己三省其身,以为进益,假使妻子果真有过,为何不愿给妻子以自省改过的机会呢?
曾子可以垂范后人矣。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人无完人,曾子也有自己的局限性。瑕不掩瑜的同时,也不要被瑜遮蔽了瑕——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0 21:45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都会在三个方面时时自省:为人谋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有信?传授给弟子的(道理)自己是否身体力行?”
为什么需要自省,自省什么,什么时候自省?
谋,出主意,出谋划策。忠,尽己所能、尽心尽力。为人谋,指为尊上谋、为雇主谋、为公众谋,真正以谋主为服务对象,而不是其他任何利益相关者。为人谋是敷衍了事、三心二意还是尽职尽责、忠于职守,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骗的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信,诚信,说到做到。个人之间可以称之为“私信”,对于公众可以称之为“公信”。不是对谁都是真诚有信的,对朋友、对公众要有信。因此对于朋友、对公众不能随便发言表态,说自己能够做到的,做不到的不要说。万一自己做不到,一不能迂腐的勉力为之,二不能矫饰、愚弄对方,以免小错变大错。万一有错,则勿惮改,也不失为一种修养。
传,传授。习,练习、实践。传不习乎也有两解。一说,老师传授给我的学问道理,我是不是学而时习之;另一说,我传授给弟子们的道理,对别人提出的要求,自己是不是能够躬身实践。这两种说法都通。第一种在学而时习之已有讨论。第二种合“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更值得我们品味体察。
生活中,有的人听不进不同意见,有的不能自省,有的两者皆不能。明白需要通过自省以提高自身,从而听得进去意见或者主动自我检讨是第一关,真正把过失和错误找出来是第二关,找出来后予以改正则是第三关,所谓“不贰过”就是这个意思。过了这三关,才称的上真正自省了。
曾子以通晓孝道而闻名,著有《孝经》,被后世尊为宗圣,为儒家四配圣之一。他还是战国初期著名*家、军事家吴起的老师。他重点向曾子传授关于孝道方面的礼仪与知识,曾子勤习反省、深思体会,后来将有关内容整理成《孝经》。被誉为“儒学纲领”、“入德之门”的《大学》据说也为曾子所著。孔子的儿子伯鱼去世的比较早,等到孔子去世的时候就将孙子子思托付给了还年轻的曾子,所以曾子算是子思的半个老师,孟子又师从子思,三人均位列四配圣。和有子相比,曾子弟子、门生的成就要大的多。曾子于唐睿宗太极元年(712年),得以配享孔庙。
曾子妻子杀猪的故事表现了曾子的“鲁”。现在应该称之为“实诚”,也多少有点迟钝、固执,不善变通,甚至是天资不够、愚笨的味道。父母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现在你教他欺骗,他就和你学欺骗。父母从小欺骗自己的孩子,孩子长大以后就不再相信父母了,所以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据《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记载,曾参以“藜烝不熟”驱逐妻子。人曰:“非七出也。”答曰:“藜烝小物耳,吾欲使熟,而不用吾命,况大事乎?”遂出之,终身不取妻。其子元请(他再娶)焉,告其子曰:“(殷)高宗以后妻杀孝已(高宗之子),(周宣王时大臣)尹吉甫以后妻放伯奇(吉甫之子)。吾上不及高宗,中不比吉甫,庸知其得免于非乎?”如果这条记载是真实的,不禁令人扼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曾子自己三省其身,以为进益,假使妻子果真有过,为何不愿给妻子以自省改过的机会呢?
曾子可以垂范后人矣。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人无完人,曾子也有自己的局限性。瑕不掩瑜的同时,也不要被瑜遮蔽了瑕——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