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内衣的过去历史(1)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03:5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23:45
中国版
古代内衣较早的称谓是“亵衣”。“亵”意为“轻簿、不庄重”,可见古人对内衣的心态。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以下所诉的内衣历史线索是从汉朝开始的。
汉代
抱腹、心衣 汉朝时,内衣主要形制为帕腹、抱腹、心衣,背部袒露无后片。汉刘熙《释名.释衣服》称:“帕腹,横帕其腹也。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心衣,抱腹而施钩肩,钩肩之间施一裆,以奄心也。”帕腹最简单,胸腹部横裹一件布帕而已,抱腹上面用细带子,心衣用钩肩及裆。内衣上面多绣一些爱情主题,比如“鸳鸯相偎燕双飞”之类。
魏晋
两当 内衣形制为两当,和汉朝的抱腹心衣不同的地方,在于后面有布,前后都遮挡。色彩有了更大发展,常两层,外为织锦,内为衬绵。“两当”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后传人中原,属异族文化。
唐代
诃子 到了唐朝,女性内衣出现了肩部无带类型,叫诃(hē)子。唐代女性喜欢穿半露胸式裙装,裙子高束到胸,胸下系条阔带,上胸和后背袒露,外披纱衣,内衣半隐半现,类似“内衣外穿”,因此无带的诃子比较好看。
宋代
抹胸 宋朝内衣叫抹胸、抹肚,闽俗称襕裙。其作用“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此外也有裹肚,抹胸短小,裹肚较长。抹胸有时还可以穿在外面。野史中,说抹胸是唐朝时期贵妃杨玉环发明的,她私通安禄山被“禄山之爪”伤了*皮肤,为了遮掩伤痕,发明了抹胸。
元代
合欢襟 元朝时,女性内衣盛行“合欢襟”,又称“合欢”。合欢襟主要特点是从后向前系束。合欢襟背后袒露,仅以带子相连,肩部无带。穿的时候从后往前穿,前面用襻(pàn)带或者一排扣子联结
明代
主腰 明朝时女性内衣为主腰,外形类似背心。“开襟,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还各有系带将所有襟带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明朝女子对身材的关注,从主腰可以管窥一斑。
清代
肚兜 清代“抹胸”又称“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多用银链、铜链,小家碧玉则用红色丝绢。“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红色为“肚兜”常见的颜色,所以电视剧中出现的”肚兜“也经常为红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小马甲 “小马甲”形制窄小,通常用对襟,襟上也施数粒扣,穿时将胸腰裹紧。”小马甲”进一步发展并吸收了西方的某些特点便成了现在的胸罩。面料以棉、丝为主。
古代女子内衣, 那一抹风情,让人感觉回味悠长。它不同于那些的潮装、异装, 不一定需要费多少剪裁的工夫, 但是,往往是这样简单的东西, 把女性的柔美,*等特质 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展示着, 香远益清,独具风味, 是民族特色的代表。
本司公众号为:bondswear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