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16: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17:31
《亡羊补牢》这一成语的出处可追溯至西汉时期刘向编撰的《战国策·楚策四》。这部历史学巨著是中国古代国别体史书的代表作,与《国语》并列为第一部同类作品,全称为《战国策》,共12策,33卷,记录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221年)各国谋臣策士的纵横捭阖,如智伯灭范氏和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等重大事件。它不仅是战国时期*斗争的详细记录,也是策士们游说辩论智慧的汇集,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战国策》以其优美的文辞、生动的语言和富有策略的智慧著称,其寓言故事丰富多彩,其中"亡羊补牢"是其中之一。这个故事通过生动的描绘,阐述了在损失发生后及时补救的重要性。其他如“画蛇添足”、“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和“南辕北辙”等寓言,同样以独特的形式展现了智慧与策略,为我国古典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之,《战国策》不仅是战国时期历史的珍贵记载,其蕴含的智慧和艺术价值也使之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亡羊补牢”这一成语则因其深刻教训而被广为传颂。
亡羊补牢,成语,释义:羊因为羊圈的空缺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