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19: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03:18
雾霾,又称烟霞,指的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变得浑浊,能见度降低。当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就被称为霾或灰霾。在香港天文台中,将其称为烟霞。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则是饱和的。当相对湿度小于80%时,大气混浊导致能见度恶化的现象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则是雾造成的;而当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则是霾和雾的混合物造成的,但主要成分为霾。霾的厚度通常在1-3公里左右,与雾、云不同,其边界不明显,且灰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粒子尺度较小,大约在1-2微米左右。霾粒子散射的波长较长的光较多,因此霾看起来呈*或橙灰色。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的透明度,导致能见度恶化。
当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时,就会形成雾,而能见度在1000-10000米之间的现象称为轻雾或霭。雾与云在物理本质上有相似之处,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雾与云之间的区别在于雾的厚度较小,常见的辐射雾厚度大约在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且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的浓度分布不均匀,且雾滴的尺度较大,大约在10-20微米左右。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此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加重。许多地区将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预警,13日10时北京甚至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一月中旬,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接近了1000。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