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18: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30 02:09
如今,农村一片安宁,少有人动,能动的也就是老少妇寡。农村人少了,少的安静,宁静。
可那些常年寄居人下,蜗居在城市里的农漂族,提起农村,提起自己的家乡,也总会是眉头紧皱,心中就像是堵了块石头,也像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吐了也徒添悲伤,唉声叹气。
为什么?那宁静的有些让人窒息的乡村,有他们年老的父母,有他们年幼的孩子,真是两头牵挂,压力山大。
问为什么不把孩子接过来上学?
冷笑,接着叹气。谈何容易?孩子接过来第一要解决的就是上学问题,城里虽然能上,有政策扶持,但是私立学校上不起,公立学校没人照管。一旦孩子来城里,就得专人照管,全职上班赚钱的日子就要结束,学校每天安排的课后作业,各种活动,早送晚接,隔三差五的家长会。没有专人是应付不过来的。
城里不像农村,家庭两口子只要一个人不赚钱,照顾孩子,不仅收入少了,花销也会大增。一句话,承担不起啊。
唯有忍痛割爱,把孩子留在老家,由老人照管,夫妻俩人才能双双赚钱不分心,才能尽可能赚钱攒钱,才能保证农村的老人孩子有钱用,有病看。
虽然现状无奈,可也起码维持平衡,一旦打破这个现状,怕连这个现状都无法保证。
在城市里,无论是摆地摊,还是做小生意开小店,上班打工。赚的都是小钱,省吃俭用还得保证不生病,难啊!
好在,农村老人都爱孙子,老幼在一起,也能互相温暖,互相欣慰。
这是从父母这里可以找到唯一可以安心的地方。
可是在农村,在另一头,看看孩子们怎么说怎么想?
孩子说,常年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也习惯了。但爷爷奶奶的爱,无法代替爸爸妈妈的爱,可惜的是,他们大多数对爸爸妈妈的爱是陌生的,甚至一下子想不起爸爸妈妈长什么样子。可是他们需要爸爸妈妈,有爸爸妈妈在身边,他们的心是踏实安稳又乐观的。有的孩子说,就算是自己调皮,爸爸妈妈每天打他,他都希望每天看到爸爸妈妈,不求多的,只要能看到他们,心里就不会那么空。这还是在非常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在非正常情况下,他们对爸爸妈妈的渴望,经常会让他们产生幻觉,甚至悲观厌世。
比如在受到欺负时候,被一个梦惊醒时候,被看到的一幕刺激的时候。失落,长期的失落,无助,经常性的心灵落空,小小的心灵长期经受那种隐隐作痛的煎熬,日子实在太久了,他们会变得无情,冷漠,外人说那是坚强,可只有他们知道,那是心如死灰后的冷酷。
缺父母爱,缺温度长大的孩子,他们同样释放不出温度,表达不出爱。
再看看那些常年看管孩子的爷爷奶奶怎么说的?
说了看孩子实在是累人劳人又劳心的事,由于过度负责,过度紧张,对孩子的看管就过度严厉,不准这不准那,恨不得把孩子关在笼子里。那样至少安全,好交差。
看孩子实在是没办法的事,年龄大了,行动不便,跑不过孩子,盯不住孩子,也不能打骂过火了。孩子调皮,老人经常被折腾得半死不活的。但是与孩子在一起也有乐趣,毕竟童真童趣也遣散了他们年老色衰的寂寞。
但无论怎么说,还是希望孩子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好,因为经常看到孩子那种表情和神态,尤其是受到委屈的时候,只有那个时候作为爷爷奶奶的老年人才会懂,那不是爷爷奶奶能安慰抚平的,孩子需要的不是他们,而是爸爸妈妈。只有那个时候才会懂,爷爷奶奶的爱再多,也代替不了孩子父母的一个笑容,一句话。
但是老人也无可奈何改变这一切,辛苦一辈子老了老了也放不下自己的孩子,帮孩子看孩子,就是他们能为孩子帮的唯一能做到的事。
他们大多都是痛着,无奈着,顺便带一丝丝乐趣。
一辈子忙碌习惯了,要是不看娃不忙了,他们还不太习惯“享清福”。
农村,7_80年代的时候,到处都是土墙瓦房,还是一片贫穷,村子里随处可见孩子们手里捏着冷馒头啃馍的情景,奢侈的另一只手拿根葱就着吃,很香。虽然清苦,可每家每户都是三世同堂,有欢声笑语,也有锅碗瓢盆的碰撞,穷且繁华热闹着。
所以70-80后的农村人是在那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如今都是中年人了,他们有丰厚的 情感 体验,有温度有深度。他们丰富的生活体验加上有温度的 情感 体验,让他们成为当今最后一批有担当的父母和家长。而90后也即将进入而立之年,他们本身很多人都是在留守儿童环境中长大的,如今他们的孩子一如既往地也成为了留守儿童。父母缺失的,到了孩子这里仍旧缺失,两代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成为严重问题。
最让人担忧的是,这一切还在继续,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