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09: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06:12
在1766年,乾隆皇帝采纳了*活佛章嘉的智慧,为了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决定在当时建造一座寺庙,赋予其名为"普乐寺"的深刻寓意。
乾隆在其御制的"普乐寺碑记"中阐述了这一决策的深远考虑。他强调了厄鲁特蒙古族对黄教的尊崇,并希望通过宗教信仰来维护和尊重他们的习俗,同时考虑到每年秋季山庄的巡游,内外札萨克以及新归附的都尔伯特、哈萨克和布鲁特族(即柯尔克孜族)的领袖们都会聚集在此,需要一个场所供他们举行宗教和文化活动,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增强他们的敬意和忠诚。
普乐寺的建设背景是在平定了准噶尔叛乱之后,皇朝为了厄鲁特蒙古族的利益而建造了普宁寺,以及为达什达瓦族在热河安置后的安远庙。因此,为了满足这些新归附族群的需求,乾隆三十一年,即1766年,弘历皇帝依据内蒙章嘉活佛的宗教指导,特意修建了这座寺庙,因其圆形外观,人们也称其为"圆亭子"。
普乐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全寺建筑为汉藏结合式,西部依照汉族寺庙样式由山门、天王殿、钟鼓楼、配殿、正殿组成。东部为藏式城建筑。主体建筑旭光阁,重檐圆顶,类似北京天坛祈年殿,阁内顶部置圆形藻井,龙凤图案,龙凤藻井中心雕金龙戏珠。藻井采用层层收缩的三层重翘重昂九踩斗拱手法,雕工精细,金光闪闪,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