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学者为人:被错解两千多年的《论语》章句本义解析之十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09:3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06:56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之言,为后世学者之指针。此句出自《论语·宪问篇》,原文简洁有力,却蕴含深意。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对“今之学者为人”之解释,认为学者的初衷为自我修养,而现代学者则更注重他人的认可与关注。
杨伯峻《论语译注》的译文,直译为古代学者为提升自我,而现代学者则为展现自我,以博取他人认可。
解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首先明确“学”为学习知识与修养,“为”为修为、提升。孔子之意,古代学者追求自我提升,而现代学者则在自我展示,两者的出发点与目的存在本质区别。
历代儒家对孔子此言的误解,将“今之学者为人”曲解为追求个人荣誉,从而严重歪曲了孔子的本意。这一误解,对后世学风与教育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论语注疏》、《论语义疏》等注解,分别从不同角度解读了孔子此言的深意。程子的解释,从正反两面阐述了古今学者的不同追求。朱熹的注解,则进一步明确了学者在修身与为人之间的关系。
钱穆《论语新解》从两个角度理解了“为己”与“为人”。荀子的观点,强调了“为己”与“为人”之间的关系。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语,进一步明确了“为己”与“为人”之间的联系。
白话试译则以简明的方式,重述了孔子的原意:古之学者追求自我提升,今之学者则侧重于展现自我。
综上所述,孔子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之言,旨在提醒学者们,追求自我提升而非仅仅为了他人的认可,才是真正的学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