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馆藏品鉴赏——瓷器类(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5 10: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5 08:27
定窑白釉盒,唐代工艺瑰宝,高6.9厘米,口径9.8厘米,足径5.4厘米。圆形盒身,上下子母口扣合,直壁设计,盖顶隆起,腹下内收,圈足。胎壁厚实,胎质坚硬,内外施白釉,釉色洁白,釉面光滑如镜。为唐代定窑的典型之作,定窑遗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烧制时间长达六七百年,以白瓷闻名。唐代瓷盒以圆形为主,多为素面,晚唐、五代时盒面多刻花纹,至宋代形成多样式。瓷盒在唐代主要用于盛放妇女化妆品,如粉盒、朱盒、油盒、黛盒等。
花瓷罐,唐代珍品,高21.2厘米,口径7.9厘米,底径9.1厘米。罐撇口,短颈,溜肩,腹略鼓,腹下收敛,近底处深刻弦纹一道并微撇,平底。通体施黑褐色釉,釉不到底,罐身饰以3个连续的蓝色大斑块,釉色乌亮,衬托着天蓝色不规则大片叶状块斑,鲜活生动,是河南鲁山窑所产花瓷中的精品。花釉瓷在唐代工艺中称为“花瓷”,主要烧造地在河南省,如鲁山、内乡、禹县、郏县窑等,山西交城也发现烧造花釉瓷器的遗址。花釉瓷是用含两种不同金属氧化物呈色剂的釉料,两次施釉,高温烧成,釉色丰富,斑块规整或飘洒。
三彩凤首壶,唐风浓烈,高33厘米,口径5.7厘米,底径10.4厘米。壶口呈凤头状,细颈,扁圆形腹,高足外撇,平底。通体施绿、褐、白等釉,底足无釉,一侧置曲柄。腹部形成两面开光体,采用塑贴装饰技法,一面为人物骑马射箭图,一面为飞翔的凤鸟图。此壶造型独特,塑贴技法使画面具有浅浮雕效果,物象鲜明突出,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是唐三彩艺术的杰出代表。凤首壶在初唐时期流行,是唐三彩陶器中常见的器形,具有波斯萨珊式器物造型风格,将外来文化与传统民族艺术完美结合。
三彩台座,唐代艺术品,高7.5厘米,面横14厘米,面纵11厘米,足横14厘米,足纵11厘米。座面和底部造型一致,呈海棠花式,上下出沿,座面中心刻划宝相花图案。器座面与底之间由8个向外突起的宝瓶相承,上、下各有一周圆形镂空。通体在深绿、褐黄、白色釉面上,以凸起的珍珠状圆点作辅助装饰,釉汁厚润,有向下流淌的痕迹。此三彩镂空台座虽然是一明器,但制作精美,釉面华丽,镂空及珍珠地装饰增强了器物的装饰性,是唐三彩艺术的杰出杰作。
白釉双龙耳瓶,唐韵十足,高42.7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0.9厘米。瓶盘口,细长颈,溜肩,腹部丰满,至胫处渐收。颈上突起5道弦纹,口沿与肩之间有两个对称的龙形柄高耸直立,龙头探进瓶口衔住口沿。胎体极白,施半截白釉。此瓶造型空间感强,轮廓线自然和谐,对称的龙形柄与口、肩相连形成虚实对比,浑厚中显俊俏与妩媚,曲线与折角结合,刚健挺拔中透协调柔和的韵律美。器身施白釉,高贵典雅,受到外来文化影响,融入本民族特色,展现大唐盛世风华。
青釉四足罐,唐瓷精品,高7.8厘米,口径4厘米,足距6.3厘米。罐直口,丰肩,直腹,腹下部斜收至底,平底。自肩至底凸起四个条形装饰,下接四兽足。胎体厚重,露胎处呈灰白色。里满釉,外部施釉不到底,釉色淡青。此罐造型规整,釉面匀净,四个条形装饰及兽足是越窑青瓷中少见的装饰手法。越窑青瓷在唐代南方制作,以浙江上虞、余姚、宁波等地为主,产品质细腻,釉质均匀,浑厚滋润,有“如冰似玉”之美誉。
青釉八棱瓶,唐韵浓郁,高22.5厘米,口径1.7厘米,足径7.2厘米。瓶通体呈八棱形,直口,长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收至底,圈足。胎体呈灰白色,釉面明亮,釉色青绿,如一汪湖水。瓶体凸棱部位釉色浅淡,增加美感。此瓶呈八棱形,颈、肩相接处有三条凸棱,与众不同。此物为洗手用净水瓶,是唐代日常生活的再现。唐代制瓷业达到高峰,南方越窑青瓷、北方邢窑白瓷齐名,越窑产品备受青睐,文人吟诗作赋赞美。唐人陆羽著《茶经》,形容越窑青瓷为“类玉”、“似冰”。唐人陆龟蒙诗赞“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象地描绘出越窑青瓷的魅力。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越窑瓷器被记载为“瓷秘色”,这件八棱瓶应属秘色瓷。
三彩杯盘,唐器典范,承盘高3.1厘米,口径21.8厘米,足距14.2厘米。杯高3.3厘米,口径6.5厘米,足径3.3厘米。由承盘、六个小杯和一个小罐组成。承盘敞口,坦底,下承以三短足。盘内置小杯环绕中心小罐。盘外壁及杯、罐器身施黄、白、绿等色釉,釉色鲜亮亮丽,盘内无釉。此套杯盘为唐代饮具,用于随葬,再现唐代生活细节。承盘上的小杯五至七个,反映唐代制陶工艺水平。唐三彩的成型方法丰富,如粘结法、轮制法和模制法等。此套杯盘采用轮制法制成,器形规整,厚薄均匀,器表和内部一般留有平行螺旋纹。
三彩胡人牵骆驼俑,唐代艺术珍品,骆驼高70厘米,长51厘米,佣高68厘米。俑白色陶胎,面部敷粉画彩,身施黄、绿、白三色釉。深目高鼻,胡人形像。头戴折沿尖顶帽,身穿窄袖长袍,领口外翻,内着半臂,腰后系一包袱,下着裙,足蹬长靴。双手握拳,姿势呈拉缰绳状。驼俑为双峰驼,上有毡垫,周身以黄釉为主色调。驼首上昂,张嘴作嘶鸣状。腰身略长,四腿直立于长方形托板上。这组唐三彩俑比例和谐,神情准确。胡人是古代汉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丝绸之路繁荣,商队络绎不绝,骆驼作为坐骑和货物运输工具,墓中以胡人牵驼俑作为随葬品,再现唐代现实。
耀州窑茶叶末釉注子,唐代经典作品,高17.6厘米,口径10.8厘米,底径9.1厘米。注子撇口,短颈,硕腹,平底。短粗流,曲柄宽扁。施茶叶末釉,近底处无釉,釉层匀净,肥厚而润泽。此器形制规整,造型饱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唐代耀州窑以烧青釉瓷与黑釉瓷为主,同时烧造茶叶末釉,类似茶叶末色泽。注子又称“执壶”,古代酒器而非茶壶,盛行于唐中期至宋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故宫博物院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