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6 00: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30 04:11
【摘要】: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超声诊断的检查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口服有回声型超声助显剂充盈胃腔后,对980例中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阳性病例的随访分析,总结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的方法学和临床价值。结果:超声诊断阳性病例93例,其中进展期胃癌25例,消化性溃疡18例,胃息肉5例,食道下段(胃底)贲门癌8例,胃实质性肿瘤6例,胃窦炎23例,胃黏膜囊肿3例,胃下垂8例,阳性检出率9.49%,与胃镜诊断符合率93.9,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6%。结论:充盈法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对常见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是理想的胃十二指肠检查方法。
【关键词】:超声;诊断;超声助显剂;胃十二指肠疾病
胃十二指肠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器官,传统检查以胃镜、X线钡餐为主;
资料与方法
所有病例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980例,年龄10~91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超声诊断阳性病例93例,男性54例,女性39例,伴有不同程度上腹部隐痛、
胀痛、不适等。以胃镜、病理及手术结果为标准进行随访对照。
仪器、材料:Aloka-4000彩超仪、飞利浦HD7彩超仪、东芝-530超声仪等,探头频率3.5~7.5MHz,采用浙江湖州东亚超声研究所研制的“天下牌”胃肠超声助显剂。
方法:患者禁水、禁食8小时以上接受检查;将超声助显剂1包,加500ml开水冲化呈稀糊状备用,标准身高体重者,顿服500ml糊状助显剂,对于肥胖、高个者增加至800ml左右。
操作手法:检查食管下端及贲门口,取右侧卧位探头置于剑突下纵切、横切,声束向左后上方扫查;胃底取左侧卧位于左肋缘中点声束向左后上方扫查;胃体部取站位或右侧卧位,从剑突向下来回横切、纵切扫查;胃窦部及十二指肠取右侧卧位,于右肋缘向下横切、纵切扫查,十二指肠位于胰头与胆囊之间,将探头停顿5~10秒钟,观察十二指肠充盈蠕动情况及肠壁厚度;在检查十二指肠及胃底时,嘱被检者深吸气后憋气,使膈肌下移,以便显示清晰,消除检查盲区。
结果:980病例的检查结果显示,在改变不同体位和被检者的配合下消除了盲区,从食管下段、胃体各部、十二指肠均能清晰显示。超声提示阳性病例93例(9.49),与胃镜、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分析,其中进展期胃癌25例,消化性溃疡18例,食道下段(胃底)贲门癌8例,胃息肉5例,胃肿瘤6例,胃窦炎23例,胃黏膜囊肿3例,胃下垂8例。超声诊断与胃镜对照符合率93.9、与病理结果对照符合率86.6。
讨论:
胃十二指肠为消化道空腔脏器,在早期的研究中,通过口服中药超声显像液、生理盐水等水剂充盈法进行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取得了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水剂在胃内停留时间短、排空较快,因而不能保证足够的观察时间,水剂也不利于胃黏膜皱襞的充分展开和排除胃内黏液及空气的干扰,其形成的低回声区与胃壁低回声病变之间,缺乏良好的对比效应,不利于疾病的辨别诊断(2)。
有回声型超声助显剂充盈胃腔后,胃壁黏膜皱襞展开充分,在胃内形成均匀的中等回声区域,消除了黏液及空气的干扰,助显剂与胃壁黏膜紧密相贴,形成良好的对比界面,从食道下段、胃、十二指肠等结构逐一显示;食道下段为直径5~6mm的管状结构,管腔为线状强回声(图1),横断面为靶环状;胃壁结构的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显示为从里至外低、高回声相间的四层结构(图2);而在饮水法检查时,由于无回声的水介质与黏膜面形成界面,胃壁显示为五层结构。十二指肠充盈时呈三角形,可以观察到幽门的规律开放、闭合。对消化道壁结构层次的正确辨认,有助于提高上消化道病变的检出率,判断病变浸润的深度和范围;也有助于治疗后的复查,观察病变区域愈合情况。
溃疡病变的声像图特点:在有回声型超声助显剂的衬托下,溃疡性病变表现为胃壁局限性增厚,黏膜下组织回声低于肌层回声,层次欠清,黏膜面凹陷周缘隆起呈“环堤”状,凹面内回声增强,局部蠕动僵硬。十二指肠溃疡时,十二指肠充盈受限,时间明显延长。
进展性胃癌的黏膜面回声类似溃疡声像图,但病变范围往往≥3cm,局部胃壁厚度大于10mm,层次不清,黏膜面常凹陷,呈“口小底大”的火山口状声像图特点,蠕动僵硬,以胃小弯侧多见,部分伴胃周淋巴结肿大。本组病例中,病灶直径大于3cm的共25例,病理诊断胃体腺癌17例,腺癌伴印戒细胞癌5例,印戒细胞癌3例,其中3例,伴胃周淋巴结肿大。
胃黏膜息肉:胃腔内带蒂的低回声团,随胃蠕动而来回移动,息肉较大者,其表面往往形成凹陷性溃疡。本组中超声诊断息肉直径5~30mm,其中1例胃腔面黏膜可见局部凹陷回声增强的溃疡。胃镜检查时拟诊为息肉(直径小于10mm),超声检查时黏膜面未见明显病灶,可能为假性息肉。
胃黏膜囊肿:胃黏膜面或黏膜下层可见圆形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向胃腔隆起,可发生在胃的各部,一般直径较小,约5mm左右。本组中发现黏膜面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无明显临床症状。
胃壁实质性肿瘤:病理诊断胃前壁淋巴肉瘤1例,胃壁浆膜下间质瘤5例,声像图见实质性低回声肿块,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向胃腔或浆膜层隆起,肿块较大者引起胃腔狭窄,肿瘤黏膜面常可见到凹陷性强回声的溃疡灶。
食管下段及胃底部贲门癌:食管下段明显增厚呈低回声,管腔狭窄,横断面直径增大,管腔偏心,胃镜检查时均不能有效地通过食管进入胃腔,而超声可以清楚地显示食管下段病变狭窄的部位,弥补了胃镜检查的不足。本组5例中食管印戒细胞癌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4例。
慢性胃炎:患者有上腹部腹胀、隐痛症状;超声检查显示胃壁厚度正常,层次结构清晰,局部胃黏膜面(以胃窦部尤为明显)不光整,黏膜下回声稍降低,经随访23例超声提示慢性胃炎的病例中,20例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18例镜下组织活检,病理诊断:胃体(窦)慢性炎,超声诊断慢性胃炎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胃下垂:在站立位检查时可清晰显示胃大弯侧抵达盆腔,胃小弯侧达髂棘连线以下,胃体表投影呈低张力型,其中1例空腹检查时,胃内大量潴留物充盈胃腔充当显影剂。胃下垂患者体型较瘦,餐后小腹明显膨窿坠胀感。随访显示胃下垂病人黏膜面常可见霜斑样溃疡和浅表性糜烂性胃炎,这与胃腔内食糜不能及时排空,对胃黏膜的长期刺激有关。
钡餐、胃镜是传统的消化道检查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诊断资料,而开展上消化道超声诊断是传统胃肠检查方法(胃镜、X线钡餐)的良好补充(3),可以及时提供早期无症状期病变信息,是上消化道疾病理想的筛选手段。
以往文献中对检查手法未见详细叙述。由于胃形态不固定,检查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这也是胃超声检查得不到普及开展的原因之一,作者认为:检查胃各个部位需要不同体位予以配合,掌握胃各部的解剖是顺利开展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的前提。
开展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特别在基层医院开展此项目,预计可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宝贵的信息,值得推广应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30 04:04
【摘要】: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超声诊断的检查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口服有回声型超声助显剂充盈胃腔后,对980例中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阳性病例的随访分析,总结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的方法学和临床价值。结果:超声诊断阳性病例93例,其中进展期胃癌25例,消化性溃疡18例,胃息肉5例,食道下段(胃底)贲门癌8例,胃实质性肿瘤6例,胃窦炎23例,胃黏膜囊肿3例,胃下垂8例,阳性检出率9.49%,与胃镜诊断符合率93.9,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6%。结论:充盈法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对常见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是理想的胃十二指肠检查方法。
【关键词】:超声;诊断;超声助显剂;胃十二指肠疾病
胃十二指肠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器官,传统检查以胃镜、X线钡餐为主;
资料与方法
所有病例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980例,年龄10~91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超声诊断阳性病例93例,男性54例,女性39例,伴有不同程度上腹部隐痛、
胀痛、不适等。以胃镜、病理及手术结果为标准进行随访对照。
仪器、材料:Aloka-4000彩超仪、飞利浦HD7彩超仪、东芝-530超声仪等,探头频率3.5~7.5MHz,采用浙江湖州东亚超声研究所研制的“天下牌”胃肠超声助显剂。
方法:患者禁水、禁食8小时以上接受检查;将超声助显剂1包,加500ml开水冲化呈稀糊状备用,标准身高体重者,顿服500ml糊状助显剂,对于肥胖、高个者增加至800ml左右。
操作手法:检查食管下端及贲门口,取右侧卧位探头置于剑突下纵切、横切,声束向左后上方扫查;胃底取左侧卧位于左肋缘中点声束向左后上方扫查;胃体部取站位或右侧卧位,从剑突向下来回横切、纵切扫查;胃窦部及十二指肠取右侧卧位,于右肋缘向下横切、纵切扫查,十二指肠位于胰头与胆囊之间,将探头停顿5~10秒钟,观察十二指肠充盈蠕动情况及肠壁厚度;在检查十二指肠及胃底时,嘱被检者深吸气后憋气,使膈肌下移,以便显示清晰,消除检查盲区。
结果:980病例的检查结果显示,在改变不同体位和被检者的配合下消除了盲区,从食管下段、胃体各部、十二指肠均能清晰显示。超声提示阳性病例93例(9.49),与胃镜、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分析,其中进展期胃癌25例,消化性溃疡18例,食道下段(胃底)贲门癌8例,胃息肉5例,胃肿瘤6例,胃窦炎23例,胃黏膜囊肿3例,胃下垂8例。超声诊断与胃镜对照符合率93.9、与病理结果对照符合率86.6。
讨论:
胃十二指肠为消化道空腔脏器,在早期的研究中,通过口服中药超声显像液、生理盐水等水剂充盈法进行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取得了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水剂在胃内停留时间短、排空较快,因而不能保证足够的观察时间,水剂也不利于胃黏膜皱襞的充分展开和排除胃内黏液及空气的干扰,其形成的低回声区与胃壁低回声病变之间,缺乏良好的对比效应,不利于疾病的辨别诊断(2)。
有回声型超声助显剂充盈胃腔后,胃壁黏膜皱襞展开充分,在胃内形成均匀的中等回声区域,消除了黏液及空气的干扰,助显剂与胃壁黏膜紧密相贴,形成良好的对比界面,从食道下段、胃、十二指肠等结构逐一显示;食道下段为直径5~6mm的管状结构,管腔为线状强回声(图1),横断面为靶环状;胃壁结构的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显示为从里至外低、高回声相间的四层结构(图2);而在饮水法检查时,由于无回声的水介质与黏膜面形成界面,胃壁显示为五层结构。十二指肠充盈时呈三角形,可以观察到幽门的规律开放、闭合。对消化道壁结构层次的正确辨认,有助于提高上消化道病变的检出率,判断病变浸润的深度和范围;也有助于治疗后的复查,观察病变区域愈合情况。
溃疡病变的声像图特点:在有回声型超声助显剂的衬托下,溃疡性病变表现为胃壁局限性增厚,黏膜下组织回声低于肌层回声,层次欠清,黏膜面凹陷周缘隆起呈“环堤”状,凹面内回声增强,局部蠕动僵硬。十二指肠溃疡时,十二指肠充盈受限,时间明显延长。
进展性胃癌的黏膜面回声类似溃疡声像图,但病变范围往往≥3cm,局部胃壁厚度大于10mm,层次不清,黏膜面常凹陷,呈“口小底大”的火山口状声像图特点,蠕动僵硬,以胃小弯侧多见,部分伴胃周淋巴结肿大。本组病例中,病灶直径大于3cm的共25例,病理诊断胃体腺癌17例,腺癌伴印戒细胞癌5例,印戒细胞癌3例,其中3例,伴胃周淋巴结肿大。
胃黏膜息肉:胃腔内带蒂的低回声团,随胃蠕动而来回移动,息肉较大者,其表面往往形成凹陷性溃疡。本组中超声诊断息肉直径5~30mm,其中1例胃腔面黏膜可见局部凹陷回声增强的溃疡。胃镜检查时拟诊为息肉(直径小于10mm),超声检查时黏膜面未见明显病灶,可能为假性息肉。
胃黏膜囊肿:胃黏膜面或黏膜下层可见圆形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向胃腔隆起,可发生在胃的各部,一般直径较小,约5mm左右。本组中发现黏膜面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无明显临床症状。
胃壁实质性肿瘤:病理诊断胃前壁淋巴肉瘤1例,胃壁浆膜下间质瘤5例,声像图见实质性低回声肿块,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向胃腔或浆膜层隆起,肿块较大者引起胃腔狭窄,肿瘤黏膜面常可见到凹陷性强回声的溃疡灶。
食管下段及胃底部贲门癌:食管下段明显增厚呈低回声,管腔狭窄,横断面直径增大,管腔偏心,胃镜检查时均不能有效地通过食管进入胃腔,而超声可以清楚地显示食管下段病变狭窄的部位,弥补了胃镜检查的不足。本组5例中食管印戒细胞癌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4例。
慢性胃炎:患者有上腹部腹胀、隐痛症状;超声检查显示胃壁厚度正常,层次结构清晰,局部胃黏膜面(以胃窦部尤为明显)不光整,黏膜下回声稍降低,经随访23例超声提示慢性胃炎的病例中,20例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18例镜下组织活检,病理诊断:胃体(窦)慢性炎,超声诊断慢性胃炎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胃下垂:在站立位检查时可清晰显示胃大弯侧抵达盆腔,胃小弯侧达髂棘连线以下,胃体表投影呈低张力型,其中1例空腹检查时,胃内大量潴留物充盈胃腔充当显影剂。胃下垂患者体型较瘦,餐后小腹明显膨窿坠胀感。随访显示胃下垂病人黏膜面常可见霜斑样溃疡和浅表性糜烂性胃炎,这与胃腔内食糜不能及时排空,对胃黏膜的长期刺激有关。
钡餐、胃镜是传统的消化道检查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诊断资料,而开展上消化道超声诊断是传统胃肠检查方法(胃镜、X线钡餐)的良好补充(3),可以及时提供早期无症状期病变信息,是上消化道疾病理想的筛选手段。
以往文献中对检查手法未见详细叙述。由于胃形态不固定,检查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这也是胃超声检查得不到普及开展的原因之一,作者认为:检查胃各个部位需要不同体位予以配合,掌握胃各部的解剖是顺利开展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的前提。
开展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特别在基层医院开展此项目,预计可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宝贵的信息,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