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9 10: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9 10:47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在解决社会财富来源问题上独树一帜,关键在于他认识到社会财富具有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早期的观点中,一些人如色诺芬、亚里士多德和马尔萨斯主张财富仅是使用价值,如空气、阳光和水。然而,这些仅具有使用价值的事物并不能满足商品经济下人们对货币、金银(交换价值)的追求。重商主义者认为社会财富是交换价值,但这也无法解释人们为何追求货币而非实际的使用价值。
重农学派认为财富是农业纯产品,尽管在理论斗争中胜出,但最终被理解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亚当·斯密虽然区分了价值财富和物质财富,但他的理论将社会财富的两个方面割裂了,导致二元论的财富观。马克思则通过辩证法,将社会财富视为生产关系下的劳动产物,既具有使用价值,又体现为生产关系的物化形式,如在资本主义下表现为资本。这是经济学史上首次将社会财富作为经济范畴来研究,强调了其使用价值和经济关系的双重属性。
然而,经济学界在研究财富二重性时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过分关注社会财富的物化形式,忽视了其作为生产关系的表现,导致研究领域偏向于工艺学、经营学和单纯的致富学。二是忽视了社会财富的使用价值,这导致研究者容易陷入只关注人与人关系的抽象层面,而忽略了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具体生产。马克思强调,财富无论其形式如何,都是物质和社会关系的结合,理解这一二重性对于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至关重要。
社会财富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具有对人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是指进入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物质。社会财富包括自然资源、劳动产品和知识技术产品等形式。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社会财富的两个基本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