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格列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3 16: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30 00:24
在《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中,围绕着名为“格列宁”的特效药——原名格列卫,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故事引发了广泛讨论。这款药物的研发背景和价格高昂的问题曾触动人心。如今,作为医药研发人员,我对此有了更深的理解。
药物研发是一项耗资巨大且漫长的过程,原研药物的高价背后是前期大量的研发投入。然而,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提供药物,还要让大多数患者能负担得起。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欣慰的是,我们看到进步正在发生。
格列卫的故事起源于费城染色体的发现,由Nowell和Hungerford的研究揭开序幕。费城染色体是CML的标志,其背后是9号和22号染色体的异常融合。在没有有效治疗的时代,CML的进展曾是无情的。直到1990年代,BCR-ABL融合蛋白被确认为治疗靶点,这为格列卫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起初,人们对激酶抑制剂的疑虑重重,但经过多次试验,如Yaish团队的tyrphostins研究和Ciba-Geigy(诺华)的不懈努力,最终STI571(格列卫)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卓越疗效,改变了CML的治疗格局。从费城染色体到FDA批准,格列卫的诞生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结合的典范,强调了基础创新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格列卫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漫长科研历程的成果。我们期待的是,未来能有更多的创新药物让重病患者得到治疗,而不再需要像程勇那样寻找海外的仿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