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18: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9 15:00
大学之道,首重于明明德与亲民
古人解读《大学》,将其核心理念概括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纲,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雪庐老人的解释独具特色,他将“明明德、在亲民”视为两大纲,各统领四目:明明德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亲民则涵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认为,止于至善是对两纲的总结,意味着只有将明明德与亲民实践至善境,方能实现大学之道,即成为圣人。
明德为圣人之德,需内外兼修
明德,即圣人的道德本质。如尚书《多方篇》所言,“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明德使圣人对世间事理无所不知。学者如蔡沉和孙星衍根据郑康成注释,将“通明”作为圣人的特征。虞书中的“钦明”与“文明”亦体现了圣人为明理之人。明德虽为圣人之德,但普通人同样具备,只是因心生幻象而未能彰显。因此,《大学》教导我们明辨自己的明德,同时也要以德泽人,亲民是大学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纲并行,互为表里
大学之道中的两纲,明明德与亲民,不可偏废。明明德所领的格物致知,应在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中得以体现,否则可能导致个人修行过于狭隘。反之,亲民所领的治国平天下,必须以格物致知为基础,否则国民虽物质富饶,但精神层面却可能贫瘠,政治动荡,天下难太平。《大学》强调:“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层层递进,直至天下太平。
格物致知,明德之道的关键
明德之道的实践在于格物,即洞察事物的本质,而非表面现象。格物并非简单地接受事物,而是探究其根源,如同孔子在《周易系辞传》中所述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通过观察心念的起落,辨别其落入时间空间等假相,即为格物,这便是“致知”。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从政,我们都应关注动机的善恶,这虽非严格意义上的用功,但有助于格物致知的修炼。
大学的释义有三:一、泛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包括高等专科学校、学院、综合性大学等。二、特指多科系的高等学校,一般设有哲学社会科学(文科)和自然科学(理科、工科)方面的各种专业。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三、 太学。《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蓺焉,履大节焉。” 卢辩 注:“大学,王宫之东者。束发,谓成童。”《汉书·礼乐志》:“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於国,设庠序以化於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