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4 08: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6 12:40
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是为唐叔虞。唐,曾是尧的都城。据《毛诗谱》记载,叔虞之子燮父因发现尧墟南边有晋水,故改国号为晋,本篇记载从成王以桐叶为珪封叔虞至晋静公二年(前376年)魏、韩、赵三家分晋,跨度近六个半世纪。晋国内乱的源头可追溯至晋穆侯时期。穆侯娶齐女姜氏为妻,生下太子仇,名不符实的嫡庶之争预示着内乱的潜在风险。穆侯去世后,弟殇叔即位,太子仇被迫流亡,内乱由此开启,尽管这可能是巧合,但根源在于“末大于本,民心易失”。
古代君位传承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方式。为稳固统治,君王常在位时确立太子。然而,这也引发了激烈的储位争夺。晋献公宠爱骊姬,欲废嫡立庶,骊姬通过精心设计陷害原太子申生,申生因无法抵抗阴谋,最终自杀,成为权位争夺的牺牲品。这体现了权力斗争中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晋文公年轻时即有贤名,结交贤士,流亡期间历经磨砺。他六十岁登基,执政期间以民为本,实行改革,被誉为圣贤君王。然而,他也有过失误。逃亡中,他沉溺于安逸,忘记责任;回国后,他未赏介子推,这两次错误让他在圣明与昏庸之间挣扎。但他勇于承认错误,封山以纪念介子推,体现了他的悔过和对善的推崇,从而赢得民心,巩固了王位。
封建帝王难免犯错,关键在于能否从错误中学习。正如王符所言:“明主兼听,暗主偏信。”晋文公的故事告诉我们,明君的智慧在于听取各方意见,知错即改。这不仅是治国的智慧,也是个人修养的准则,对现代社会仍有启示意义。
《晋世家》出自《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主要讲述了我国西周和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一晋国约700年的兴亡史。晋国,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疆域约为今山西省南部。唐叔虞之子晋侯燮父徙居晋水,至晋孝侯时,国都名翼(今山西翼城县);曲沃代翼之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县东南),别都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公元前403年,晋国卿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分裂晋国。周威烈王赐三家为诸侯,于是韩国、赵国、魏国三国分晋,晋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