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4 08: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8 13:03
古代汉族婚礼风俗详解:
在古代中国,青年们的婚姻通常由父母安排,常在孩提时代即由双方家长订下婚约,甚至有指腹为婚的习俗,即孩子还未出世就已确定终身伴侣。同姓不婚是常见规定,订婚时男方会通过媒人向女方赠送财物,称为"订礼",而女方也会准备"陪嫁"作为回应。
婚礼当天,新郎通常乘坐礼车或花轿,由乐队前导,前往新娘家"迎亲"。新娘进入男家后,首要仪式是参拜天地和双亲。此后,新人会入洞房,男方家设宴款待宾客,有时会有闹洞房和听壁脚的传统。在一些地区,如报日子,男方会请算命先生排八字,确保命相相合后才会正式定下婚期。
在全州县一带,订婚过程包括男女双方家长会面,男方会送礼物给女方并确定婚期。新郎会给女方家人敬酒,表示尊重。接下来,双方准备重礼和聘金,新娘准备嫁妆,男方置办家具,按照预定日期举行婚礼。女方催婚时,通过送糯米粑(团圆粑)来暗示,男方则热情接待并提前婚期。
在桂东北兴安县,有贺郎歌的习俗,亲友在婚礼后唱贺词,新郎需饮酒致意。而在全州县,男女青年结婚前有坐红堂仪式,新娘哭嫁并接受尊长教诲,新郎则接受长辈的家训。看屋习俗中,女方会与亲友一起考察男方家境。而在贺县,有黑房抢亲的传统,新娘藏于黑房,男方队伍需通过打闹争抢将其迎出。讨钥匙则是新郎向送亲郎索要象征婚后富饶的钥匙。拜堂彩语则带有祝福语,寓意吉祥。婚礼的最后一环是回门,新婚夫妇回娘家拜见父母,表达敬意。
综上所述,古代汉族婚礼充满了丰富的习俗和仪式,每个环节都承载着对新人和家庭的美好祝愿。
婚礼是一种宗教仪式或法律公证仪式,其意义在于获取社会的承认和祝福,防止重婚,帮助新婚夫妇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要求,准备承担社会责任。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有其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其民俗文化的继承途径,也是本民族文化教育的仪式。婚礼也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属于生命礼仪的一种。世界上最古老、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婚礼是儒教婚礼、印度教婚礼、基督教婚礼,即三大文明圈的婚礼。在大部分的文化里,通常都会发展出一些结婚上的传统与习俗,其中有许多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失去了其原始所象征的意义,逐渐演变为世俗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