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半导体“3.5D”先进封装的详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3 00:2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5 21:27
在半导体先进封装领域,近年来出现了一个名为“3.5D封装”的新概念。在探索2.5D与3D封装的基础上,3.5D封装将如何定位?它仅仅是吸引关注的噱头,还是具有实质性的创新?让我们深入解析这一概念。
首先,我们需了解几个关键词的定义:2.5D、3D、Hybrid Bonding与HBM。
2.5D封装是指采用中介层(interposer)的集成方式,主要利用硅材料的成熟工艺和高密度互连特性。2.5D封装通常包含TSV(Through Silicon Via)以实现高密度互联。
而3D封装则直接在芯片之间实现高密度互联,不需要中介层。在芯片面积有限、电路密度极高的情况下,TSV的生成挑战性极大,只有先进的工艺厂商如TSMC、Intel和Samsung能够实现。
Hybrid Bonding技术是一种在芯片之间实现更密集互连的创新方式,允许更小的外形尺寸。相比传统凸点技术,Hybrid Bonding可达到更高的连接密度,显著降低电容,减少功率损耗。
HBM(High-Bandwidth Memory)技术结合了3D TSV与2.5D TSV技术,将多块内存芯片堆叠并实现互连,主要面向高端显卡GPU市场。
HBM与3D封装及2.5D封装的归属存在争议。综合比较HBM与HMC(Hybrid Memory Cube),可以明确HBM是唯一集成了3D与2.5D技术的先进封装方法。
由此,3.5D封装概念应运而生,它融合了3D与2.5D技术,并引入了Hybrid Bonding混合键合技术,以实现更紧密的互连和更高的性能。
在高密度封装的3D互连中,凸点技术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混合键合技术(Hybrid Bonding)成为发展趋势,无需刻意强调。
随着3.5D概念的广泛应用,电子集成技术的分类体系相应更新,将3.5D并入分类列表。电子集成技术现在分为:2D、2D+、2.5D、3D、3.5D与4D,形成了一个全面的封装技术分类体系。
总结而言,3.5D封装是基于3D与2.5D技术的融合,引入了Hybrid Bonding混合键合技术,旨在实现更高的互连密度与性能,成为现代半导体封装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