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3 10: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8 15:49
“解手”作为日常用语,意指大小便或上厕所,也有雅称如“出恭”和“内急”。尽管常有人认为“解手”源于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背景,但这一说法并不准确。顾颉刚先生在重庆时的解释指出,清朝初期政府强制移民,手被捆绑,如拉壮丁般行动,内急时请求解开双手,于是“解手”成为便溺的代称。其实,“解手”一词早在元代《京本通俗小说》中就有提及,如“魏生起身去解手”,表明其与明清移民无关。
“解手”的词义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如《战国策》中“解纷”的含义即为排解。在汉语中,“解”字与排泄相关,如东汉王充的《论衡》中提到的“解寒”就是指通过排便缓解寒冷带来的不适。到了元代,人们开始使用“解手”这个词,这与汉语词汇的双音化需求有关,如“解溲”与“净手”相似,便于口语表达。
然而,“解手”还有一个较少见的含义是“携手”,如秦观诗中的“春解手”即为朋友相逢的握手。随着“解手”作为大小便专用术语的广泛使用,其“携手”之意变得模糊,最终在口语中不再使用,主要指代的是上厕所的行为。
解手,即上厕所的意思,关于“解手”一词的由来,民间也有传说,在明朝初期对江西、山东等地的强制移民过程中,官方都将两个人的手反绑在一起,遇内急上厕所时才将手解开,因此后来江西人的土话都将上厕所叫“解手”(方言念为"改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