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3 15: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07:39
新生儿出生时可能会遭受产伤,其中头颅血肿是最常见的类型。此类血肿通常由分娩过程中颅骨骨膜下血管破裂导致,血肿多见于顶骨,偶尔也会出现在枕骨和额骨。血肿通常在产后数小时至数天内逐渐增大,且局限在颅骨界限内,不会超过骨缝,这有助于与胎儿头皮水肿进行区分,后者是由于分娩时头部受压造成的。
头颅血肿的吸收过程较慢,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完全吸收。在护理过程中,应避免在血肿部位揉搓或针刺,以防感染。冷敷可以帮助防止血肿扩大,并注意婴儿体位,避免压力集中在血肿区域。
头皮水肿,也称为产瘤或先锋头,是由于分娩时产程过长,头部软组织水肿。它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出现,肿胀范围可能超过骨缝和中线,表面无波动感,但压之有凹陷,通常在几天内自行消退。
在某些情况下,头颅血肿可能隐藏在头皮水肿中,只有水肿消退后才可见。无论是头颅血肿还是头皮水肿,都不需要特殊治疗,它们通常可以自行吸收和消退。切勿尝试穿刺抽血,以免引起感染,同时避免用手揉搓,以免加重出血情况。
头颅血肿和帽状腱膜下出血属新生儿产时损伤性出血,为胎儿头颅在产道受压、牵拉、器械助产等所致。头颅血肿,往往在出生后就发现,也可能生后数天方始明显。多见于头颅顶部,血肿边缘清楚,周界不超过骨缝,局部头皮正常,波动感明显。由于胎儿被迅速*出产道时,胎头突然由高压下释放,使头颅骨膜下血管发生破裂而出血,血液积聚在局部形成血肿;此外,胎头负压吸引产有时可发生头颅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