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位大神能帮我下载到这篇文章啊?在线跪求裸求各种求!T_T 拙计,明天交论文了。。。求好心人搭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4 17:2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4 18:59
有时找百度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4 20:17
RS计划 -Rebirth Storage-有的哇,帮你找到了,可以看有哇。看简戒就可以看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4 21:51
苹果和谷歌定义了新的网络时代。这两家公司一度是盟友,而目前则逐渐成为对手。在经历换帅之后,苹果和谷歌不太可能发生剧烈的改变。相反的,这两家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往的运营方式。
苹果COO蒂姆·库克(Tim Cook)已经熟悉了在乔布斯离开的情况下执掌苹果,而施密特的接替者将是谷歌联合创始人之一的拉里·佩奇(Larry Page)。当企业运营情况良好时,不改变是最好的做法。然而,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苹果和谷歌将受到以*为代表的互联网新贵的威胁。
面临*挑战
外界猜测,导致施密特离职的一大原因是谷歌在与*竞争的过程中表现不力。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谷歌仍未能在社交网络领域有太大发展,而社交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工作和休闲的习惯。如果谷歌在社交网络领域仍不能有起色,那么在其他一些关键领域,例如地理位置服务、推荐引擎和在线支付等方面,可能将面临劣势。
谷歌新管理层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在于,谷歌需要打造一个端到端的平台,容纳整个的网络价值链,并将这一平台向所有开发者和设备开放。这已经不再是远景目标,而应当尽快实现,因为*也有类似的计划。
近几个月,*正通过开放应用程序接口将应用转型为完整的开发者平台,并增加地理位置和支付功能。本周有报道称,*已经收购了一家移动广告引擎Rel8tion,这将触动谷歌的核心利益。
与谷歌旗下AdMob和苹果旗下iAd相比,Rel8tion显得微不足道,不过该公司代表了移动互联网的最新发展,尤其是对“超级本地化”广告的支持。这类广告能够极为精准地瞄准受众。根据科技博客All Things Digital的报道,Rel8tion正在开发一款平台,将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与最相关的广告进行同步。该平台有可能与* Places地理位置服务整合。该公司联合创始人皮特·威尔森(Peter Wilson)在这方面拥有优势,因为他将得到*的建议,同时还曾供职于谷歌和微软。
通过收购Rel8tion,*希望利用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品牌知名度获益,并拿出一款全功能的网络平台。这给谷歌的新任CEO敲响了警钟。尽管谷歌官方表示,佩奇出任CEO是为了“简化管理层结构,加速决策过程”,但大部分人认为,谷歌是希望加速在移动互联网和多屏幕服务环境方面的发展。Android系统毫无疑问非常成功,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采用了“传统的”移动互联网模式,即依赖下载和传统的手机数据服务。而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正在向浏览器/云计算模式发展,一些新类型的设备和内容正在出现。
谷歌的新战略
在新的管理层结构中,佩奇将领导产品开发和技术策略。谷歌另一名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将“全力关注战略项目,尤其是与新产品相关的工作”。施密特未来将担任谷歌的执行董事长,“专注于交易、合作、客户、业务关系、*事务以及技术思想等外部工作”。施密特还将担任佩奇和布林的顾问。
施密特表示,他未来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与*部门的沟通,因为谷歌目前在欧洲和美国均面临反垄断审查的压力。施密特在谷歌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人们并不理解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谷歌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9%,至25.4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26%,至84.4亿美元。移动互联网是谷歌该季度业绩提升的重要动力。
施密特此前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描述了他未来新的角色,并给出了谷歌今后一年的战略。施密特表示,谷歌今年的战略将“全部关于移动互联网”。
这包括3个主要领域。首先,谷歌将利用4G网络的发展。4G网络的发展“将在手机平台上带来创新应用,大部分为娱乐和社交应用”。其次,谷歌将开发新的应用,尤其是与移动支付系统相关的应用,这将增强谷歌在整条价值链中的影响力。第三,谷歌将在全球相对贫穷的地区推广廉价智能手机,使数十亿人能够使用移动互联网服务。
不过*也在行动。*已经瞄准了那些不使用智能手机,但通过手机上网的用户。例如,INQ推出了“*手机”,这款手机针对*的社交应用进行了深度优化。上周,*宣布针对功能型手机推出一款应用,该应用适用于Java平台。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升*在新兴市场的形象。
谷歌一直致力于在中国等市场通过Android平台推广广告服务和应用,不过*却采取了实质性的行动。例如,上月*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会晤了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讨论合作的可能性。而谷歌目前在中国市场面临百度的强力竞争。
Chrome OS系统
谷歌的一个新武器将是Chrome OS操作系统。该系统将专注移动网络行为,包括浏览器、云存储和内容流等。外界此前对于谷歌将如何定位两款操作系统感到疑惑,但谷歌本周的一则公告显示,这两款操作系统都将是谷歌端到端平台的一部分。
这则公告主要关于Android设备对远程打印的支持,其中提到用户需要首先在PC上安装Chrome浏览器。不过一名来自谷歌的消息人士表示,谷歌未来将把Chrome浏览器逐渐转移到Chrome OS操作系统,向上网本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这只是一个小例子,而谷歌这一举措也仅局限于美国市场。不过这一例子表明,谷歌正试图在移动和网络应用中创造一个多层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谷歌通过Chrome OS上网本控制并整合云计算服务,并通过Android手机实现真正的移动活动。谷歌希望以此对抗Windows和其他竞争对手,而在Android系统中推出远程打印等功能则将吸引用户使用Chrome OS系统。
在这一战略的第一步中,谷歌已经违背了允许用户自由选择网络平台的原则,坚持要求用户使用自己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客户端,而不支持IE、火狐和其他竞争对手产品。
这一远程打印功能帮助用户将文档从Android手机或iPhone发送至远程打印机。谷歌云打印团队主管泰勒·奥丁(Tyler Odean)表示,此前,如果用户在上班途中发现需要打印一个重要的电子邮件附件,那么只有在进入办公室之后才能做到。但使用手机版Gmail和谷歌云打印服务,那么在途中就可以实现打印。
使用该服务,用户首先需要将打印机连接至谷歌云打印服务,这要求打印机采用Chrome OS系统,或是下载Windows版Chrome浏览器,随后启用谷歌打印云连接工具。打印在Gmail内部实现,支持Word文档,以及pdf等其他多种文件格式。
这只是谷歌迈出的一小步,但其中的策略值得关注。谷歌正涉足价值链的关键一环。谷歌可能会发现,*在这方面已经先行一步。
“云计算”概念诞生到现在已经超过五年,从某种角度看,几乎谷歌(微博)的所有产品都可以被认为是典型的云计算产品。然而其面向企业用户的云服务虽然推出四年有余,但并未获得太多关注。除了不温不火的App Engine和并无太多独到性且姗姗来迟的Google Drive,我们想知道,谷歌云计算到底在哪里?
“云计算”概念诞生到现在已经超过五年,从某种角度看,几乎谷歌的所有产品都可以被认为是典型的云计算产品。然而其面向企业用户的云服务虽然推出四年有余,但并未获得太多关注。除了不温不火的App Engine和并无太多独到性且姗姗来迟的Google Drive,我们想知道,谷歌云计算到底在哪里?
我们不需赘言云计算已经多大程度上成为事实上的IT界最热概念,但回首其五年多的发展史,有两家企业决不能被忽视:谷歌和亚马逊。通过成功推出一些列AWS服务,亚马逊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实际意义上的公有云计算主导者,并已经成功实现了近20亿美元的营收。
而对谷歌而言,互联网搜索是其核心业务,因此其云计算的主打服务则是直接提供纯粹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包括电子邮件、在线日历、聊天和各种谷歌应用软件套件等。而针对企业市场,2008年,谷歌推出了Google App Engine这一全栈、受控的、可自动调整的网络应用平台,并在2009年发布了以企业级Google App为核心的商业版云计算产品,同时开始进行广泛推广。
然而此时云计算已经成为IT业界争相依附的领先概念,除了Salesforce、Rackspace等成功转型的云计算企业,微软、IBM等IT巨头也纷纷推出了自家的云计算产品,并且提供了全面解决方案。而作为这一概念的提出者,谷歌反而因App Engine的局限性落在了后面。直到今年4月,谷歌正式推出可与Google Docs深度整合的云存储服务Google Drive,进军云端存储市场,并填补了Chrome OS走向成熟的一块重要短板。
一个字头的诞生
2006年8月9日,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首次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这算是五年多来云计算最正统的诞生记,然而我们知道,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计算技术和服务理念,有着极其深厚的技术背景,而谷歌作为这一概念的首创者,也有着很大的必然性。
谷歌曾经是网格计算的最大实践者之一。网格计算的核心架构是依托专网或互联网,将部分处于不同地域的、自愿参加的计算机组织起来,统一调度,利用闲散的计算资源,组成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形成超级计算能力。事实上在谷歌初创期间由于低端主机难以满足其搜索服务器的高性能和稳定性要求,于是只有在已有基础上提高可靠性,机器获得更高的性能,一定程度上说,这就是云计算的雏形。
早在2006年之前,随着各方面投入的加大和研发的不断加深,谷歌就已经拥有了成熟完整的云计算技术架构——硬件网络方面应用了自己设计的机架架构、服务器刀片、数据中心、全球网络连接,软件系统方面开发完善了操作系统、文件系统GFS、并行计算架构MapRece、并行计算数据库BigTable以及开发工具等云计算系统关键部件。至此,谷歌提出“云计算”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与其说“云计算”是谷歌包装出来用于引导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的概念,不如说是谷歌对自身发展经验和技术积累的系统性总结。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看谷歌推出基于互联网基因而不是基于IT设备商(“先行者”亚马逊的模式)的云计算思路:
一方面,谷歌以其集群独步天下,掌握了建立以廉价PC为节点的超大规模集群的构造技术,这是其真正的竞争力。集群并没有一个*处理器,在地理位置上是遍及全美各地谷歌的数据中心,每个节点都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一台廉价的PC机,在安装了集群软件后,立即融入到这个系统之中。另一方面,Google的绝大多数收入来自于广告,其它产品和服务的收入十分有限。甚至从技术优势上看其最精髓PageRank算法也是容易模仿复制的,当下比较著名的搜索引擎技术提供商都有自己的核心算法。
但是,相比以在线购物平台为主营业务、只在一年中某些日子迎来超高流量的亚马逊,谷歌的搜索需求几乎一直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对其服务器的压力极大,这种情况下“出租”自家数据中心做托管业务便不划算也不现实。而且,谷歌拥有Gmail,Gtalk,Chrome,Google Docs,Picasa,Google Earth以及*等一些列极具人气的应用服务,这些服务有些是谷歌依靠自身资源在单独运营,有些则要考虑到开发者为其完善服务做出的贡献。同时,由于其在线服务虽然针对个人用户近乎全部免费,但是企业级用户调用Google Earth、部署Gmail和Google Docs等都需要谷歌提供的相关服务甚至个性化定*务。
当更多的用户依赖于更加方便和实用的网络服务,谷歌甚至能将微软甩在身后打造独一无二的网络王朝——这是谷歌一直以来的梦想,如今我们越来越看到这个伟大梦想的雏形——从这个角度看,谷歌提出基于互联网概念的云计算不过是水到渠成和业务发展需求。
谷歌的云布局
从云计算角度而言,几乎Google的所有产品都可以被认为是典型的云计算产品。因为Google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云,在全球有30多个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总数超过100万台,而且在运营效率和自动化管理程度这两个非常重要的云指标上也是独领*的,并且这些产品大都以Web的形式发布。此外Google的云技术的client端的核心就是Chrome浏览器,所有相关的技术都嵌入到了浏览器中,甚至操作系统的内核也算嵌到了浏览器中,成为云浏览器。
具体到产品方面,Google在SaaS、PaaS、IaaS和云客户端这四个方面都有布局。
在SaaS层,Google的云服务主要可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主要面向个人用户的普通SaaS服务,其二是面对公司和机构的企业级SaaS服务。具体来看,包括其核心的网页搜索和图片搜索、视频搜索和学术搜索等搜索服务、Google Map、Google Earth和Google Sky等地理信息服务、视频服务 *、云存储服务Google Drive,照片共享Picasa、办公协作工具 Gmail、Google 日历和Google Docs等,这些都属于网络基因浓厚的SaaS服务。
而在PaaS层,Google App Engine 提供一整套开发组件让用户轻松地在本地构建和调试网络应用,之后能让用户在Google强大的基础设施上部署和运行网络应用程序,并自动根据应用所承受的负载对应用进行扩展,免去用户对应用和服务器等的维护工作。同时提供大量的免费额度和灵活的资费标准。此外在IaaS层谷歌也推出类似Amazon S3的名为Google Storage的云存储服务。
当然,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云+端”的模式将成为主流。所以,即便谷歌现在的利润主要来源于搜索这样的基于Web的SaaS服务,但是近两年来,Google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云客户端方面,并推出了Android、Chrome和Chrome OS这三个产品。
虽然谷歌可以说是云计算的最大实践者,但是,谷歌的云计算平台是私有的环境,特别是谷歌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还没有开放出来。
谷歌公开了其内部集群计算环境的一部分技术,使得全球的技术开发人员能够根据这一部分文档构建开源的大规模数据处理云计算基础设施,其中最有名的项目即 Apache旗下的Hadoop项目。而下面的两个云计算的实现则为外部的开发人员以及中小公司提供了云计算的平台环境,使得开发者能够在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之上构建自己的新型网络应用。其中IBM的蓝云计算平台是可供销售的计算平台,用户可以基于这些软硬件产品自己构建云计算平台。亚马逊的弹性计算云则是托管式的云计算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远端的操作界面直接使用。但是具体到自身方面,除了开放有限的应用程序接口如Google Web Toolkit以及Google Map API等,Google并没有将云计算的内部基础设施共享给外部的用户使用,上述的所有基础设施都是私有的。
Web旗舰Chrome OS
即便Android已经成功占据了移动终端市场很大份额,谷歌依然期待着Chrome OS的真正爆发——那将是Web为王的时代,也是谷歌的时代。
在谷歌2006年开始陆续提出的云计算构想中,人们的客户端只要接入网络并且安装一个浏览器,就可以得到它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因为所有的应用程序存在于云中。个人和企业用户不再需要操作系统,不再需要自建数据中心,无须去购买大量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甚至不需要IT运维人员。
Chrome OS让人们看到了谷歌的云愿景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谷歌正在慢慢尝试着利用Chrome OS取代我们如今使用的传统操作系统,进而改变喜欢使用在线服务和网络资源。今年四月,Google 推出了 Chrome OS 的最新版本。从这次更新可看出 Google 的研发人员对操作系统的界面进行了重新设计(上一次的界面更新是 2010 年底)。
令人“惊恐”的是,Chrome OS的新版本界面和传统操作系统已经越来越趋同——新添加的部件是硬件加速窗口管理器(Aura),是Chrome 的下一代用户界面框架。在此之前,Chrome OS 一次只为用户提供一个浏览器窗口。如果你想要运行新应用,那意味着,首先你得打开一个新标签,然后再寻找你想要运行的应用。现在,Chrome OS内置一个类似 Launchpad的应用启动器,以及一个类似Windows 的任务栏。不过应用还是得在浏览器标签内启动,而不能成为独立窗口。
施密特曾称,Chrome OS操作系统是用于上网本的Web平台,预计将利用可靠的网络和无盘机器。虽然微软Windows和苹果Mac机器主要依靠在本地硬件上安装的软件,但是,谷歌指望Chrome OS操作系统推动在Chrome浏览器中的Web应用。用“谷歌式语言”来解释Chrome OS:它通过网络实现你的全部需求,*了人们对应用程序的认知。因为现在生活中每个人早已和网络紧密相连,失去网络的电脑和手机是毫无意义的。
与iOS,Android以及Windows Phone等主流平台相比,Chrome OS是完全不同的,它体现了谷歌用网络替代桌面的思维,基于浏览器Web OS的形态使得其所有的应用和服务在前端都以基于HTML5的Web APP体现。首先,这意味着开发难度大大降低,因为HTML/JavaScript/CSS的门槛相比C/C++以及JAVA低得多;另一方面,Web APP的应用形式意味着机型适配以及升级成本近乎为零,开发者可以通过一次开发延伸到所有设备。
与Chrome OS同时发布的Chrome Web Store经过在Chrome浏览器上两年的积累,已经逐渐成熟为一个可靠的应用分发平台。而基于谷歌搜索引擎的庞大流量,则使得应用服务的推广效率大增。此外,相较于生硬的本地应用,搜索、地图等谷歌服务将以内嵌插件的方式进入Chrome OS,形式上更加平滑,即使在开源的情况下也可防止被轻易替换。
当然现在Web APP的体验,目前还无法与本地应用相提并论,但是HTML5作为未来应用新载体的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共识,W3C等世界组织的推动将帮助WebAPI逐步进化,更好地调动手机的软硬件资源,以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几乎与Chrome OS更新同时面世的还有谷歌的云存储产品Google Drive。此前Chrome OS一直看起来像头怪兽,一个裸奔于Linux上的完全的基于网页的操作系统,长期被指责纯粹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但有了Drive,Google就能真正实现这个平台了。谷歌Google Drive产品经理斯科特·约翰逊表示:“我们将有效地将Google Drive服务整合进Chrome系统的本地文件系统之中。如果用户选择使用,那么Chrome系统的所有核心功能都将把Google Drive作为存储位置。”
Drive和Chrome OS的整合会使得这个操作系统看起来更像笔记本计算机代替品。如果整合的好,Google Drive 可以像目前本地硬盘那样显示你所有的照片、视频、文档、及所有其他东西。如果Google能说服网页开发者将应用整合到Google Drive我们就能看见有网页可以从Drive里面提取用户数据来编辑视频、音频,绘图等等。
仔细想想,这不正是谷歌最初描绘的云计算美妙愿景?
“云不云”重要么?
从现在来看,谷歌在云计算领域走的是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以IaaS层面的Google Storage和PaaS层面的App Engine为平台支撑,以Google Docs云办公、Gmail和一系列搜索云应用、Google Drive云存储等为“拳头”,加上整合的Android端平台和面向未来的云操作系统Chrome OS——处处彰显着谷歌独特而浓厚的互联网基因。
迥异于其他IT巨头,从目前市场领先的亚马逊来看,其靠“出租IT资源”的云计算经营模式的云计算策略有其先天劣势,这更像是封建社会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由于能够实现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这种模式在早期的优势明显,但很容易被更先进的模式打败。当然,哪怕仅在IaaS领域深耕,亚马逊依然获益巨大。
而微软的云计算平台Windows Azure从整个云计算目前的市场需求和研究框架看,涵盖了公有云和私有云、囊括了SaaS、PaaS和IaaS三大领域的微软,推出包括存储、计算、媒体服务等多种应用,已经具备了一线领跑能力。而在Windows 8和Windows Phone 8成功整合了PC、平板和智能手机后,其“云+端”的大战略布局将真正显现出威力。
此外IBM在2007年11月推出了“改变游戏规则”的“蓝云”计算平台。为客户带来即买即用的IBM云计算平台,它包括一系列的自动化、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复的虚拟化云计算软件,使来自全球的应用可以访问分布式的大型服务器池,使得数据中心在类似于互联网的环境下运行计算。
另一方面,或许因为自己是“云计算”这一概念的提出者,谷歌反而对之没有盲目崇拜,而是按部就班但并不缓慢的走在通往未来的网络之路上——谷歌甚至都不在乎自己的路是否还是云计算、是哪种云计算,因为云计算至今为止也没有标准定义,更没有形成实质意义上的行业标准。作为一种更先进的计算模式、经济模式和生产关系转型模式,谁将代表更先进的云计算模式,当下实难定论。
在谷歌之外,关于云计算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且越来越像不同的方向发展。*牵头参与、互联网巨头力挺,一个个“云概念”横空出世,更不用说数以千计的大大小小软件公司、IT设备商甚至电信运营商提出的各种各样的“云计算”了。从企业和开发者应用层级说,目前在云计算领先的巨头分别是亚马逊、微软和IBM。
至此我们便清楚为什么在亚马逊、微软、IBM与SalesForce等公司在云计算领域“大展身手”乃至贴身肉搏的时候,我们却会感到“云计算鼻祖”谷歌的缺席了——志不在此,自然不需血拼。在云计算产业发展初期、各种标准和应用尚在探索阶段之时,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去问谷歌的云计算在哪里了——按照谷歌的说法,“Internet将永生,我们将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