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7 03: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17:29
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被誉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它位于华北屋脊之上,由五座山峰组成,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和北台叶斗峰环绕四周,形成了独特的山势。五台山并非单一山峰,因其平坦宽阔且无林木,类似土台,故得名。
这里是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交汇地,拥有众多寺庙,据传原有128座,现存47处,其中39处位于台内,8处位于台外。五台山历史上多位皇帝前来朝拜,留下了众多敕建寺院。著名的寺庙包括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和万佛阁等。
五台山早期为神仙方士所居,称为紫府山,后成为道教修行之地。据《清凉山志》记载,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住在石盆洞中,该洞位于道家的玄真观内,显示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
唐代高僧慧祥在《古清凉传》中提到,五台山名为紫府,常有紫气环绕,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佛教传入五台山始于东汉,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在此建立寺庙,后来汉明帝加“大孚”(意为弘信)两字,更名为大孚灵鹫寺,成为我国最早的寺院。
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发展达到第一个高潮,北魏孝文帝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并新建了十二座寺院。北齐时,寺庙数量增至二百余座。隋朝时,隋文帝下诏在五座台顶各建一座寺庙,供奉文殊菩萨,五台山成为佛教圣地。
唐代,五台山佛教发展进入第二个高潮,寺院多达三百所,僧侣三千余人。五台山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更是实际的佛教圣地。唐代佛教备受推崇,文殊菩萨尤为尊崇,五台山因此空前繁荣,出现了众多名僧,如澄观等。
然而,唐武宗会昌五年下诏废佛,五台山僧侣散尽,寺庙被毁。唐宣宗即位后,佛教再次兴起,五台山僧数规定为“五千僧”,实际上更多。唐代是五台山僧侣人数最多的时期。
此外,唐代五台山佛教圣地形成的另一个标志是外国佛教徒的朝礼。唐朝在国际上声望高,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五台山因此吸引了众多外国僧侣前来朝礼和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