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1 23: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9 06:49
明代时期,景德镇被设立为“御器厂”,专为宫廷烧制瓷器。在宋代瓷器发展的基础上,永乐时期达到了工艺和品种的高峰,留下了诸如永乐甜白、永宣青花、成化斗彩、嘉万五彩等珍品。永乐帝朱棣在位期间,景德镇瓷器生产繁荣,承袭宋元传统,又引领了后续康乾时期的潮流,与外国文化交流频繁,如永乐甜白、青花、釉里红等瓷器,尤其是多色低温釉上彩,打破了单调色彩,为后续瓷器发展奠定了基础。
永乐官窑的代表性展品,如110余件景德镇珠山出土瓷器,展示了永乐时期的各类瓷器,包括永乐甜白、青花、釉里红、釉上彩和*风格瓷器,它们几乎涵盖了永乐官窑的所有品种和器形,展示了永乐一朝瓷器的典型特色,如甜白、鲜红和青花。这些展品虽为复原件,但源于官窑遗址的落选贡品,背后隐藏着古代官窑严格的管理制度,次品、不合格品不得流入民间,必须销毁掩埋。像《故宫藏瓷》中提到的故宫清理时的碎瓷片,就印证了这一传统。
展览中的瓷器并非全为次品,可能是精品因不合皇帝心意而落选。例如宣德年的云龙纹蟋蟀缸,本是皇帝专为蟋蟀王定制,因意外未能使用,被销毁。官窑瓷器的制作是为皇室服务,因此许多精美作品可能因皇帝的喜好而未能流传。今天能有机会看到这些复原件,实属难得。
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自唐代至元代(公元八世纪~十四世纪),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那时,唐代在产瓷区设有司务,宋代设监,到了元代则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他们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等。 官窑之谓,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就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