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7 09: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6 00:19
活度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7年,由刘易斯(G.N.Lewis)首次提出,主要用于电化学中的电解质活度系数测定。这一概念随后在30年代中期由奇普曼(J.Chipman)推广至冶金熔体,他提议以1%浓度溶液作为活度标准态,这一建议迅速被冶金物理化学界采纳。瓦格纳(C.W Wagner)在1952年提出了活度系数的麦克劳林级数展开,为多组分冶金熔体活度系数的计算奠定了基础。1955年,图克道根(E. T.Turkdogan)对不同测定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比较了同一浓度法与同一活度法。
50至60年代,活度及其相互作用系数的测定工作十分活跃,主要通过化学平衡和溶解度法进行,形成了独特的实验体系,成为了经典的实验方法。到了60年代末,固体电解质定氧电池开始被用于研究黑色和有色金属熔体中的氧活度及相互作用系数。然而,直到70年代,对于黑色金属液及熔渣的活度数据虽然有所积累,但仍不全面,而对于有色金属,尤其是熔锍和熔盐等,仍有大量工作等待进行。
活度系数实质上衡量了有效浓度与实际浓度之间的差异。对于稀溶液,如真实溶液,其溶剂通常遵循拉乌尔定律,而溶质遵循亨利定律。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的主要区别在于纯组分i的蒸气压p孂在表达式中的比例常数k并不相等,用式⑷表示,而此公式通常以式⑸的形式呈现,其中Ci代表溶质的浓度。
活度,也叫衰变率,指样品在单位时间内衰变掉的原子数,即某物质的“有效浓度”,或称为物质的“有效莫尔分率”。它是为使理想溶液(或极稀溶液)的热力学公式适用于真实溶液,用来代替浓度的一种物理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6 00:20
活度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7年,由刘易斯(G.N.Lewis)首次提出,主要用于电化学中的电解质活度系数测定。这一概念随后在30年代中期由奇普曼(J.Chipman)推广至冶金熔体,他提议以1%浓度溶液作为活度标准态,这一建议迅速被冶金物理化学界采纳。瓦格纳(C.W Wagner)在1952年提出了活度系数的麦克劳林级数展开,为多组分冶金熔体活度系数的计算奠定了基础。1955年,图克道根(E. T.Turkdogan)对不同测定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比较了同一浓度法与同一活度法。
50至60年代,活度及其相互作用系数的测定工作十分活跃,主要通过化学平衡和溶解度法进行,形成了独特的实验体系,成为了经典的实验方法。到了60年代末,固体电解质定氧电池开始被用于研究黑色和有色金属熔体中的氧活度及相互作用系数。然而,直到70年代,对于黑色金属液及熔渣的活度数据虽然有所积累,但仍不全面,而对于有色金属,尤其是熔锍和熔盐等,仍有大量工作等待进行。
活度系数实质上衡量了有效浓度与实际浓度之间的差异。对于稀溶液,如真实溶液,其溶剂通常遵循拉乌尔定律,而溶质遵循亨利定律。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的主要区别在于纯组分i的蒸气压p孂在表达式中的比例常数k并不相等,用式⑷表示,而此公式通常以式⑸的形式呈现,其中Ci代表溶质的浓度。
活度,也叫衰变率,指样品在单位时间内衰变掉的原子数,即某物质的“有效浓度”,或称为物质的“有效莫尔分率”。它是为使理想溶液(或极稀溶液)的热力学公式适用于真实溶液,用来代替浓度的一种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