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7 16: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7 19:32
在日本战国时期,中央官制基于律令制的体制,主要包括二官八省和一些额外的监察与行政组织。太政官作为核心机构,位居君主(天皇)之下,主要职责是统管朝廷,类似于现代的内阁。太政大臣是最高官职,有时象征性地称为天皇的师傅,但因需有适任者,这一职位经常空缺。左大臣和右大臣是太政官的实际长官,左大臣负责政务和宫中典礼,右大臣则在左大臣缺席时代理其职责。
内大臣、大纳言和中纳言是太政官的次官,参与重要决策并协助传达命令。内大臣在左右大臣都不在朝时代行职责,大纳言与中纳言则分别负责政事讨论和礼仪事务。参议作为重要协商官职,相当于宰相,参与朝廷决策。弁官局负责传达命令和处理庶务,学问出众者才能胜任。少纳言最初负责重要文书,后来成为有名无实的官职。
八省中,内务省处理宫中事务,侍从则负责进谏,式部省管人事和礼仪,民部省掌管地方事务和税收,治部省负责外交和礼仪裁判,兵部省管理军事,刑部省负责司法,大藏省负责财政,而宫内省则管理皇室事务。每个省的卿通常由亲王担任,但实际职务由其他官员如楠正虎、前田玄以等人执掌。
日本战国一词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定的分国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头就记著“天下战国之上”。严格说来,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室町时代爆发之应仁之乱后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把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百多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