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1 15: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5 16:40
全血粘度,简单来说,是衡量血液流动阻力的一项指标,其数值与流动性成反比,粘度越大,流动越缓慢。比粘度值则反映了这种粘度的大小,它与血液的实际粘度成正相关。在医学上,全血粘度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梗塞等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它能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持。
血液粘度的升高通常会增加血流阻力,降低血流速度,甚至可能导致血流停滞,从而影响器官的血液供应,引发相关疾病。这种现象在血浆蛋白异常如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等、红细胞数量过多如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病或长期缺氧、以及红细胞质异常如红细胞聚集增加的疾病中常见,如心肌梗塞和视网膜动静脉栓塞等。
相反,全血粘度降低的情况多见于出血性疾病,如脑中风、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等,这些疾病由于出血导致血液稀释,粘度下降,形成出血性低血粘症。此外,贫血、尿毒症、肝硬化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也可能表现为非出血性低血粘症,其粘度降低与出血无关,而是病理过程的结果。
中文名称: 全血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