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16 01:4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30 07:40
长春市人民大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当时日本夺取南满铁路后,为了管理,开始规划市区,首建了长春火车站和175米直径的街心广场,命名为“北广场”。从广场向南延伸900米,即现在的人民大街北段,是其最初的雏形,这一段仅为整条大街的十三分之一。最初的街道宽度经过多次设计修改,最终定为36米,尽管在当时算是宽敞,但对于当时的长春来说略显空旷。
最初,日本人将这条街道命名为“长春大街”,后改为日本式名称“中央通”。东北沦陷后,日本人将其作为市区纵向中央干道,扩展至南边,命名为“大同大街”,并设置了54米宽的车道和绿化带。工程从1932年开始,历经多年,直至1941年因经费短缺停工。这条大街见证了日本殖民时期的建设与矛盾,沿途村落的村民被迫拆迁,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抗战胜利后,街道更名为斯大林大街,由苏联空军在人民广场修建纪念塔。1946年国民党占领长春后,将街道分段改名,北段为中山大街,南段为中正大街。1948年长春解放后,人民大街再次回归人民所有。1949年,为了体现中苏友谊,再次命名为斯大林大街,1996年5月1日,正式定名为人民大街,见证了长春市历史的变迁。
人民大街是长春市区的主干道之一。北起站前广场,南至绕城高速公路,正南正北贯通市区中心,全长13.7公里,是市区最长的街道。除了站前至胜利公园的北段为36米宽外,其余宽为54米,是市区最宽的街道之一。市区宏伟的建筑、主要公园、绿地,多在它的两旁。人民广场是最大的市中心广场,连接通往市区各个方向的多条主要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