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来历和历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2 19:1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3 00:12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提到,“粽”字本作“糉”,意为芦叶裹米。从米部,葼(收敛足也)声。而《说文•夂部》解释“葼”为鸟飞时收敛腿爪。《集韵•送韵》则称“糉”为角黍,或作粽。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
《风土记》中描述,端五(即五月初五)时,人们会裹角黍,并以龟鳞为装饰。注解中提到,端五指的是五月初五,四仲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人们会裹黏米,杂以粟,用浓灰汁煮之令熟,以此祭祖。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因此称“角黍”或“粽”。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南朝梁的吴均在《续齐谐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人们会裹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现在的传统做法是,先将粽叶泡湿,糯米用水泡好,以肉、豆沙、枣仁等为馅,包成三棱形、方形、枕头形等,蒸、煮而成。明朝时,糯米已经成为粽子的主要原料。而现代用赤豆、枣子和糯米混在一起的粽子做法,则是南北朝时已经开始流行了。
因地区不同,粽子的形状也有很大差别。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北方的粽子,多是简单白米,或者杂以赤豆、枣子,蘸白糖食用。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做法也复杂,尤其是馅,变化多端。和北方粽子的一个重大差异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预先用酱油浸渍,与肉馅相蒸,香味扑鼻。国内的粽子,以江南嘉兴出产的最为有名。
吃粽子时,可以适当喝些茶水或糖水有助于消化。最好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更有营养。另外,有慢性胃肠等消化道疾病的人不宜多吃。
粽子在文人歌赋中屡有出现。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写道:“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宋代杨无咎在《齐天乐端午》中写道:“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粽子的流派有北方的简单白米或杂以赤豆、枣子,江南的复杂馅料粽子等。嘉兴粽子中,又以五芳斋最为著名。国内各大城市的大型超市中,应该可以买到正宗的五芳斋粽子。
吃粽子有学问,可以适当喝些茶水或糖水有助于消化。最好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更有营养。另外,有慢性胃肠等消化道疾病的人不宜多吃。
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传说而已,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最大的粽子――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小巧清鲜;湖心亭以为茶食,甚妙。
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最大的粽子――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小巧清鲜;湖心亭以为茶食,甚妙。
在2005年的超级女声节目中,“粽子”一词开始流行。粽子有了新的含义。如果说2005年的超女粉丝是和传统粉丝不同的特殊的一群,那么粽子就更是特殊的一群,他们关心过超女,也许是关心超女现象,或关心超女人群,但又不是某种粉丝。他们没有粉丝那种因共同偶像造成的相互的认同感,却有一种自家人的归属感。但不管怎么说,2005年的粽子生涯对于他们都是有很大影响的。他们曾经以最奇怪的方式,如此近地走近娱乐圈,如此近的参与了一场真人秀。他们这段经历带来的思考和领悟,可能还会带进今后的生活。毕竟,粽子是一个名称,粽子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就像粉丝的生活态度,包括了认真,热情,爱和理想一样,粽子的生活态度可能更是这样一些内容,冷静,宽容,理性,娱乐。那么,还是让我们回到2005年夏天,开始这一趟粽子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