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7 03:2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6 03:0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七章的附则中,详细规定了相关术语的定义和概念。
首先,第七十三条规定,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指的是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中定义的,表现出相应病症的人。病原携带者指的是那些虽然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暴发”指的是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同种传染病病例。而“流行”则是指某一地区的某种传染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历年平均水平的情况。重大传染病疫情,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定义,是指特定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情况。
传染病监测是对人群传染病的持续观察,包括疾病的发生、传播及其影响因素。疫区是指传染病可能从已受影响区域向周围扩散的地区。人畜共患传染病列举了包括鼠疫、狂犬病等在内的多种疾病。
自然疫源地指的是病原体在野生动物中存在并造成动物间传播的地区。可能是自然疫源地是指存在潜在自然疫源性疾病,但尚未明确的地区。医源性感染和医院内感染则强调了医学服务中的感染风险,实验室感染则涉及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安全问题。
消毒和卫生处理是控制病原体传播的重要手段,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方法。卫生防疫机构包括各类专门防治特定疾病的研究机构和乡镇预防保健站等。医疗保健机构则涵盖了各类医疗机构,如医院、卫生院等。
第七十四条规定,省级政府可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实施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第七十五条规定,实施办法的解释权归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所有。最后,第七十六条规定,此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1991年10月4日国务院国批准,1991年12月6日卫生部令第17号发布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