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7 04: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08:56
萨姐出品
01
前不久,逛论坛时看到了这样一个帖子。
宝妈说自己有一个乖儿子,特别地懂事。本来看着很羡慕,还在感慨这是“骗生儿子系列”。哪知,看到最后并不是这样。
整篇帖子更像是家庭亲子关系不健全的反面案例,只因为妈妈的一句话,“我儿子从出生开始就烦他爸,基本只跟我亲,从来不理他爹!”
相信这位妈妈只是想要嘚瑟儿子跟自己亲,没别的意思。可谁知,就这样激怒了论坛里的各位直男,不少已经为人父的男性网友站出来,反怼她的自私行为可能毁了孩子一生。
诚然,孩子和自己亲是好事。
可妈妈沾沾自喜于儿子的偏爱时,却忽视了父子关系失衡带来的影响。
现代研究表明,幼时受到良好照顾和关爱的孩子,长大后不管是在学习能力还是在人际关系方面都会有明显的优势。而父亲的陪伴对孩子的性格和价值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连妈妈也不可替代。
一个孩子90%的人生短板,皆源于父爱的缺席。
02
把孩子变成自己的“同盟”,是父母最大的错
爸爸的缺席似乎在大部分中国家庭都是常态,我们总认为父亲的缺席一定是他不作为,但有时并不是这样。
不是所有的不作为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有很多的不作为是无可奈何的结果。这不仅有爸爸自身的问题,也有妈妈在 育儿 中的影响。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母子同盟”,就是那些人格不完整,内心缺少安全感,缺乏自我认同和对亲密关系不信任的母亲,会通过下意识的对孩子的深层依恋来获取内在的稳定。
正是这种有意无意地和孩子结盟,将孩子拉到自己的“身旁”,导致了父亲的缺位。
在电影《春潮》中纪明岚就是这样一位母亲。
纪明岚年轻时,为了改变命运,她几乎盯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和郭建波父亲谈恋爱,也因此而被关禁闭、写检讨,还因为未婚先孕,被检举揭发。最终换来了梦寐以求的城市户口,但她终究没过上自己理想中的幸福生活。
婚后不幸,她为了跟丈夫离婚,写了无数的检举信,甚至为了能获得更多的同情和帮助,她在很多个夜晚,把女儿从梦中叫醒,去丈夫的领导面前哭诉,裹挟着孩子一起控告她的父亲。
对此,郭建波只能相信妈妈,不敢去爱爸爸,每天都过得小心翼翼。
郭建波知道妈妈不喜欢爸爸,于是她把爸爸为她做的西游记人偶、书信和旧物,偷偷藏起来从不示人。
然而母亲还是要毁了它,不和郭建波打一声招呼就将它们付之一炬。
心理咨询师黄骐说:许多父母把孩子拉到自己的同盟中,只是一种转移。他们不愿去解决与另一半的问题,甚至不想面对另一半,于是把全部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
在父爱缺席的家庭中,孩子往往过早的成熟,甚至会不自觉担起父亲的角色,来陪伴安慰伤心失意的母亲,面对母亲的恶言恶语,他往往会选择沉默、顺从,可心里却早已伤痕累累。
四十岁的郭建波,终究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你每一次咒骂他,我就在心里憎恨你一次,你摧毁的不是一个家庭,不是父亲对我的爱,是母亲在我心里的形象。所以,无论你有多少难处和委屈,我都不会同情你。”
一个母亲,从未担心过自己的不当言行会对女儿的身心带来多大的伤害。她要的只是女儿对父亲的恐惧与疏离,让女儿成为自己的“同盟”,彻底孤立和伤害那个男人。
一个不被真正爱着的小孩,最后会意识到自己也无法真正去爱他的父母。
亲子之间,曾经是如此毫无怜悯地互相伤害着。
03
父爱不缺席,成长不留遗憾
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被父爱包围着的童年,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大的底气。
而 没有父爱包围过的童年,人生就失去了这种底气,甚至会陷入“诅咒”中 。
日本有部电影《漫长的告别》,影片中的两个女儿,就是在父爱缺失中长大的,在她们成年后却都有了自己的苦恼。
大女儿在结婚后移居美国,经受了与丈夫的分居,儿子的早恋和逃学。可这一切痛苦除了隐忍,毫无办法,也无法诉说。小女儿虽然30多岁,但感情和事业一直无法顺遂,人生一片迷茫。
两个女儿对父亲甚至没有什么记忆,本以为这辈子都会和父亲是疏离的状态,却在父亲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后,发生了转机。
在父亲人生最后7年里,有了用心的陪伴,也让父女之间敞开了心扉,女儿寻回了遗失已久的父爱。
当失意的女儿和失去记忆认不出自己的爸爸诉说心事时,爸爸关切地摸了摸女儿的头说:遇到不顺利的事,呸一声就没事了。
听完爸爸的话,女儿顿时豁然开朗。 就像有一束光一样,照进了她的心里,让她找到了方向。
尽管随着父亲的病情加重,忘记的事情越来越多,但他始终记得一个地方,那就是游乐场。只因为在女儿小时候,父亲曾在雨天给女儿在游乐场送过雨伞。
看到这一幕,女儿们特别动容,才明白原来父亲是如此爱她们。
虽然这份父爱缺失了很久,但它依然到了,父亲用最后的生命为女儿们弥补上了,也撑起了她们的未来。
两个女儿的烦恼都得到了改善,大女儿婚姻状况发生了转机,小女儿的事业和感情也顺遂起来。
澳大利亚的医学系教授罗宾森,在《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一书中写道: “没有得到爸爸很好陪伴的孩子,直接影响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和行为认知能力;这些孩子成年后,普遍会遭受到缺乏自信、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的困扰。”
父母要深知这一点,因为孩子的成长没有办法重来。
让爸爸不缺席,不仅是爸爸的责任,也需要妈妈的相助,让孩子感受到被父母的爱包围着,才能让孩子的成长不产生缺口,拥有美满快乐的人生。
要知道最好的爱,永远都藏在陪伴里。
04
父母保持同频,孩子更幸福
不久前,黄圣依和杨子因为教育观念不同,而发生分歧登上了热搜。
起初是因为黄圣依给大儿子安迪安排了网课,但他不想去,心里抵抗又不敢说,让爸爸安抚了很久。
之后,夫妻二人聊起来孩子的教育,紧接着黄圣依就给杨子看了给安迪的课表。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除了学校的学习任务外,安迪的课余时间被众多兴趣班塞得满满当当:钢琴、架子鼓、高尔夫、编程……
就连杨子都说孩子放假更忙,并问黄圣依:要是你爸妈给你排这么一个终年无休的课表,你头大不大?
谁知黄圣依竟然说:不头大,我小时候就是这样啊。
杨子听完虽无奈,但还是坚持为安迪减负,并追问儿子现在的安排辛苦嘛。在得到安迪说有一点辛苦后,一家人坐一起商量,最后夫妻二人达成共识,减少了安迪的课程。
将课表修改成:每天只上一种兴趣班,先试行3个月,语文、数学是主科,常态化,必须达标。剩余的兴趣爱好,就像架子鼓、高尔夫、钢琴等这些,找专业老师来考察孩子的天赋,如果适合,那就继续保留。
安迪看到爸爸妈妈达成的共识,给自己减少的课程,他的脸上瞬间露出了微笑。
父母双方能够保持同频,既不让孩子为难,也能让孩子觉得父母以孩子的视角看问题,和他地位平等,认同尊重他的特性,从而体会到自己在父母心中很重要,对父母的爱充满信心。
在养育孩子上,如果父母同频,有相同的理念,孩子会快乐许多。
孩子面前,夫妻能够互相补台,孩子就不必站队。
在这种家庭生活的孩子,不论他面对何种情况,始终觉得有父母为自己撑底,这份积蓄的能量,成为他向前奔跑的底气。
父母保持同频,能让孩子感受到爱,这才是养育孩子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