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13 12: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6 12:15
土地资源,自古以来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在原始社会,由于地广人稀和生产力低下,土地并未被当作私有财产,因此并未形成土地资产。土地转化为资产的转折点在于人类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的稀缺性。当土地被视作财产,拥有明确的所有权和排他性,且能带来经济价值时,它就转变为土地资产,即资本的物质形态。
土地资产进一步发展为土地资本,需要经历市场的催化。在改革开放之前,土地的无偿、无限期使用*了其资本属性的发展。1987年实行有偿使用后,土地开始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其产权人通过地租资本化赋予土地价格,使其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从资源属性迈向资源和资产双重属性的转变。
土地资产转化为资本并非一蹴而就,它依赖于外部环境的成熟,即通过物化劳动创造盈利。土地使用权的有限交易,如使用权转让,是其价值增值或减值的关键途径。国家对土地用途的严格管制,推动了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的发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市场交易,土地资本得以优化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
土地资本是指为改良土地而投入土地并附着在土地上的资本,属于固定资本的范畴。投入土地的资本,有的是短期的,如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良、施肥等;有的是长期的,如平整土地,修建排灌设施,设置建筑物等。不论是短期投入,还是长期投入,都能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增加土地收益,但是,“作为资本的土地带来的收入不是地租而是利息和经营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