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09: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8 05:43
宋嘉祐二年,苏轼在礼部进士考试中,面对“刑赏忠厚之至论”这一看似枯燥的策论题目,展现了其独特见解。他的文章并未迎合考试,而是以平实而深刻的思想探讨了国家刑赏的公正与厚道,仿佛是灵感迸发的产物,而非应试之作。这篇六百字的策论,至今仍因其自由思想而令人激动,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敢于挑战传统的态度,与当时“言必有出处”的风气形成鲜明对比。
苏轼在文中杜撰的典故,尽管看似大胆,但若将虚构当作史实来立论,确有失实之处。对于那些在学问中过于谨慎、不敢质疑的知识分子,苏轼的做法无疑提出了挑战。他敢于创新和质疑的精神,值得我们思考,但是否值得赞扬,还需审慎评估。毕竟,作为学者,首要的是保证论点的真实性和证据的可靠性,而非随意杜撰。
“刑赏忠厚之至论”探讨的不仅仅是法律的公正性,更是法的精神,即在宽容与限制之间的平衡。苏轼早年就确立了“仁可过,义不可过”的立场,这使他成为古代中国杰出的知识分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科举制度中的个人专制和对良知的忽视,也导致了人才的扼杀和制度的消亡,这在苏轼的人生和历史评价中,形成了复杂而深远的背景。
刑赏忠厚之至论,为宋嘉祐二年(1057)苏轼应礼部试的试卷。主考官欧阳修认为它脱尽五代宋初以来的浮靡艰涩之风,十分赏识,曾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文章以忠厚立论,援引古仁者施行刑赏以忠厚为本的范例,阐发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眉州眉山人。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8 05:38
宋嘉祐二年,苏轼在礼部进士考试中,面对“刑赏忠厚之至论”这一看似枯燥的策论题目,展现了其独特见解。他的文章并未迎合考试,而是以平实而深刻的思想探讨了国家刑赏的公正与厚道,仿佛是灵感迸发的产物,而非应试之作。这篇六百字的策论,至今仍因其自由思想而令人激动,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敢于挑战传统的态度,与当时“言必有出处”的风气形成鲜明对比。
苏轼在文中杜撰的典故,尽管看似大胆,但若将虚构当作史实来立论,确有失实之处。对于那些在学问中过于谨慎、不敢质疑的知识分子,苏轼的做法无疑提出了挑战。他敢于创新和质疑的精神,值得我们思考,但是否值得赞扬,还需审慎评估。毕竟,作为学者,首要的是保证论点的真实性和证据的可靠性,而非随意杜撰。
“刑赏忠厚之至论”探讨的不仅仅是法律的公正性,更是法的精神,即在宽容与限制之间的平衡。苏轼早年就确立了“仁可过,义不可过”的立场,这使他成为古代中国杰出的知识分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科举制度中的个人专制和对良知的忽视,也导致了人才的扼杀和制度的消亡,这在苏轼的人生和历史评价中,形成了复杂而深远的背景。
刑赏忠厚之至论,为宋嘉祐二年(1057)苏轼应礼部试的试卷。主考官欧阳修认为它脱尽五代宋初以来的浮靡艰涩之风,十分赏识,曾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文章以忠厚立论,援引古仁者施行刑赏以忠厚为本的范例,阐发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眉州眉山人。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