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1 02: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03:45
在教学实践中,"看图说话"常常被用作写作训练的一部分,但其实它的核心目标更多在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尽管它包含了听、说、写的训练,但这些方面并未得到突出强调。课堂中的图片往往过于说教,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难以引发共鸣和积极参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勉强能理解,但缺乏主动表达和参与的意愿,因此难以真正培养出扎实的"听与说"技能。
相比之下,"说话写话"引入了更为深入的教学理念。首先,它结合了现代脑科学研究,将学科教育与大脑发展理论相结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学习路径。这种方式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而非仅限于理性推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其次,"说话写话"尊重幼儿阶段的语言学习特性,认识到早期语言学习是整体感知的,不需要详细分析语法和句子结构。这种体系有助于幼儿在无意识中掌握语言的流畅性和生动性,避免了写作初期的困扰,如语句不通、错别字等问题。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写作中的问题,许多人误以为是写作能力问题,但实际上,问题在于语感的缺乏。提升语感需要通过朗诵等实践训练,而非过早地讲解语法知识,这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并不相符。
说话写话,主要指针对6——8岁儿童所进行的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训练,主要由听、说、读、写四方面内容共同组成,目的在促使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协调发展。2006年,教育部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全脑教育:中小学阅读写作培训与环境位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总课题组负责人为中国全人教育奠基人韩宏宇,课题承担人为阅读写作教育专家黄保余)发布最新研究结果,将写作教育与学生大脑发展规律相结合,提出了“说话写话”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