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04: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0 20:27
刘文典的一生深受民主*思想影响,1909年他远赴日本留学,1911年辛亥*爆发后,他回国投身*,担任《民立报》编辑,积极宣传民主理念。1916年,他在北京大学任职,专注于研究诸子著作,并在1923年出版了备受学术界瞩目的《淮南鸿烈集解》。接着,他对《庄子》、《说苑》等著作进行校勘,撰写了《三余札记》,这一时期是其学术成就的高峰期。
“五四”时期,刘文典站在新文化运动的前沿,担任《新青年》杂志的英文编辑,翻译了多部外国学术著作,如《近世思想中之科学精神》等。1927年,他担任省立安徽大学校长,后又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授。在学术研究上,他致力于古籍校勘,如《庄子补正》、《说苑斠补》等。抗日战争期间,他坚守民族气节,拒绝日伪*的邀请,坚持留在北平。
1938年,刘文典先生逃出北平,辗转至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聘请他为“龙氏讲座”教授,他在云南大学直至新中国成立。1949年,面对出国机会,他以“我是中国人”为由选择留在祖国。全国解放后,他投身新中国教育,教授杜甫研究、文选学等课程,并撰写了《杜甫年谱》。刘文典一生著作丰富,如《淮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等,是当时我国杰出的文史大师和校勘学大师。
刘文典(1889~1958),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原名文聪,字叔雅,笔名刘天民。安徽合肥人,原籍安徽怀宁。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1938年至昆明,先后在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任教。终生从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所讲授课程,从先秦到两汉,从唐、宋、元、明、清到近现代,从希腊、印度、德国到日本,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专长校勘学,版本目录学,唐代文化史。。著有《淮南鸿烈集解》 、《庄子补正》 、《三余杂记》等。1958年7月15日病逝于昆明。另有同名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