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诗三绝原文蝉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03:3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9 13:56
关于蝉诗三绝原文,蝉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虞世南的《蝉》,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
2、全诗共四句: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这是托物寓意、精巧深刻的小诗。
5、自古以来就为后人所传诵。
6、前两句写实,首句写出蝉的形状与食性。
7、“垂”,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
8、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9、次句写蝉声之远传。
10、着一“疏”字,把枝干挺拔的梧桐写出,“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11、后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12、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13、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14、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15、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16、诗中比拟既形象又传神,达到虚与实、情与理的完美统一。
17、这里,使我想起儿童时代,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绑着用牛尾做的圈套,痴呆呆地站在树下,望着停息在高高的树梢上的蝉,想捉又捉不到,只好看着它得意地鸣叫的境界。
18、至今我仍能想象到它震动耳鼓的鸣声。
19、儿时只知道贪玩,不知道能引申出这样一番道理:蝉的鸣叫传出去很远很远,不是由于借助秋风的力量,而是因为自身的努力,站到了高挺洁拔的树上的缘故。
20、一个人的声名远播,要凭自己的品德和才学,不是靠权势地位所能达到的。
21、这个世界很奇怪,立身自好,品格高洁,有独立人格的人,不会为扬名去巴结权势,结果他们声望很高,相反,道德低下,腹中空空的草包,即使攀附上某种势力,也不会名声高远。
22、历史上不乏昏庸*之辈,仅凭关系凭继承凭钻营,就享受到尘世的荣华富贵,但他们永远得不到崇高的声名。
23、几千年的文明进化,几千年的美好憧憬,促进人类智慧发展到能上天揽月下洋捉鳖的水准,多少次划时代的进步,使许多古老的东西渐渐绝迹,作战时再看不到血迹斑斑的矛和盾,生活中早就不用笨重的石块和青铜。
24、然而有一个现象却发人深思,就是人类的精神领域里,不些东西似乎隔千年而依然如故。
25、庸俗、卑劣、自私等丑陋的行径,依然司空见惯,凭借秋风以扬名,攀附权贵以出头的,历来不断,所以古人的诗文仍能引起今人思想上的共鸣。
26、人们常用“文如其人”来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文章。
27、虞世南的文就像他的人一样,时人称赞他的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28、诗人笔下的“蝉”,就是他自我意识的表露。
29、二同是唐代诗人,同样作咏蝉诗的,还有初唐文坛四杰之一的骆宾王。
30、他的《咏蝉》诗是: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31、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32、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33、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政见不合,触怒了武则天,遭到诬陷,以莫须有的贪赃罪名下狱。
34、这首诗是他在狱中听蝉鸣有感而作。
35、全诗虽写蝉声,却处处浸透着一种低沉、压抑的情绪。
36、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
37、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
38、这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
39、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
40、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
41、大好的青春,经历了*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
42、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云,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的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
43、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的方法,把这份凄侧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44、接下来五六两句,纯用“比”体。
45、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
46、“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
47、蝉如此,我亦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
48、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遥深”。
49、第七句仍用比体。
50、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呢?这句诗人自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
51、“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
52、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哪一个来替诗人雪冤呢?“卿须怜我我怜卿”,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
53、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54、全诗从客观到主观,层层深入地状物抒情,情绪由静静的沉思而发展到不可抑制的呐喊。
55、痛而不悲,失望而不消极,在古人写自己不如意的诗作中,属上乘之作。
56、我国封建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帝王的思想方法笼罩着主观的阴云,只听朗朗颂词,不听逆耳忠言。
57、就是士人的想法与说法和帝王君主不一致,也可以给其定罪。
58、所以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言论狱,触目惊心,屡见不鲜。
59、落魄自持,秉性高洁,敢于直言的骆宾王,遭此劫难实属必然。
60、我仿佛看到衣衫褴褛的诗人,站在铁窗之下,听秋蝉高鸣,感叹自己身陷囹圄,倍受折磨,青春消逝,白发增添,为此而仰天长叹:“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言志,是心湖的涟漪,是灵魂的流泉。
61、《咏蝉》是骆宾王作于患难之中,故不同于虞世南平心高论,哲理丰厚,而是感情充沛,言词激烈,取譬明切,寄托遥深,特别引起历代受压抑的士人的思想共鸣。
62、三在唐代,除上述两位诗人外,还有一位著名诗人曾作诗咏蝉,他就是李商隐。
63、他的《蝉》诗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64、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65、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66、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67、李商隐是晚唐艺术成就很高的诗人,这首五言律诗,借秋蝉自寓身世之感,是他运用“托物寄兴”手法的杰作。
68、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69、首句闻蝉鸣而起兴。
70、“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
71、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
72、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的,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
73、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
74、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
75、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会不会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了呢?比方蝉,本来没有什么“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不是不真实了吗?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
76、作者确实有这种感受,借蝉来写,只要“高”和“声”是和蝉符合的,作者可以写出他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虞世南《咏蝉》),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两者对两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实的。
77、接着,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来作衬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
78、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
79、作者责怪树的无动于衷,是为抒发自己的胸中的悲愤和不平。
80、接下去来一个转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
81、“薄宦”,指小官。
82、作者当时在各地当幕僚,经常在各地流转,好像大水中的木偶到处漂流。
83、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
84、“田园将芜胡不归”,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作者思归就更加迫切。
85、这两句好像和上文的咏蝉无关,暗中还是有联系的。
86、“薄宦”同“高难饱”、“恨费声”联系,小官微禄,所以难饱费声。
87、经过这一转折,上文咏蝉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
88、末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89、”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法写蝉。
90、“蝉呵,多劳你给我敲警,但是我一家的生活本来和你一样的清苦。
91、”诗的这个末尾与首句“本以高难饱”前后相呼应。
92、诗人与蝉儿同病相怜,而世事的无绩又只能使诗人引秋蝉为同类,从蝉鸣中得到理解,然而牢*归牢*,不平归不平,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也只能坚守不移,这是从诗人的强烈而明确的爱憎中,可以感觉到的。
93、这也使全篇一开一合极为严谨。
94、感伤身世之作是李商隐诗的重要内容之一。
95、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诗人“托物寄兴”、“为情而造文”的艺术特点。
96、本诗借与蝉对话的形式咏物起兴,兴之所至充溢着作者的情思,那忧郁感伤的调子,感叹个人的沦落,世道衰败的情绪,透露着深厚的情味,使人读来有无尽的回味之感。
97、上面三首诗都出于唐代,都是咏蝉寄意之作,由于作者的气质、地位、遭遇的不同,寄托了各人不同的思想情感理想志趣,构成了不同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98、有人评价说:“虞世南是清明人谈论真理,骆宾王是患难之人诉说隐痛,而李商隐则是不满现实的牢*话。
99、”他们都如歌德所说:“我写诗向来不弄虚作假。
100、”三位诗人同是写蝉,我们看到的却是三位诗人各自的影子。
101、他们在艺术上达到了虚实结合,情理统一,情真意切,因而感人肺腑,成为唐代咏蝉诗的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