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1 20: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30 14:16
自印度独立以来,农业在国内经济中的地位有所下降,1970年时占45%,而到1993年下降到31%。尽管非农业部门崛起,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内部结构调整并不明显,导致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生产率不高。印度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特别是粮食作物,如1988/89年数据显示,92%的农村居民收入来自农业,其中粮食产值占比高达48.3%。虽然印度养牛数量世界排名第一,但肉类和奶制品产量相对较低。
印度农业生产部门结构具有“惰性”,40年来几乎没有重大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呈现稳定状态,谷物和大豆种植面积减少,油料作物和甘蔗种植面积增加。印度农产品对外贸易经历了从顺差到净进口国的转变,70年代后,特别是实现粮食自给后,进出口逐渐平衡并略有出超。出口产品结构逐渐多样化,从传统的茶叶、香料转向大米、水果等,政府致力于提高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出口。
1994年的调查显示,印度农产品出口竞争力集中在大米、香料等,而玉米和苹果出口竞争力弱。进口农产品早期主要是粮食,70年代后粮食进口减少,原棉出口增多,食用油进口也有所增加。农产品进出口地区结构变化明显,从主要面向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亚太地区的出口增加。
然而,尽管政府实施新的经济计划以提升农产品出口,1994年印度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中的份额较小,农产品出口在国内出口中占比也较低,表明印度农业仍以自给自足为主,出口主要作为国内市场的补充。国内需求增长和工业品份额上升影响着国内消费,进一步影响着农产品进出口情况。
印度自独立后40余年来,工农业生产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印度仍然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80%的人口以农业为生,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的净产值占国内净产值的34.9%。从印度经济发展史来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的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这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个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