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00: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4:03
土人参,别名丰富,包括参草、土高丽参、假人参、土洋参、土参、紫人参、瓦坑头、福参、土红参、飞来参、瓦参、锥花、土人参、桃参、申时花,是马齿苋科土人参属植物锥花土人参的根和叶。秋、冬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叶则随时可采,或秋季采集,晒干或蒸后晒干备用。此植物为多年生常绿草本,高达60厘米。其根粗壮,有时多分枝,表面棕褐色,内部乳白色,茎直立,下部分枝,基部稍木质化。单叶互生,夏季开淡紫红色小花,集成顶生或侧生疏散的圆锥花序。蒴果近圆球形,熟时灰褐色,种子细小,黑色,有突起。
土人参作为药材,性平,味甘,主要归于脾、肺、肾经。其功能主治包括健脾润肺,止咳,调经。用于脾虚劳倦、泄泻,肺劳咳痰带血、眩晕潮热、盗汗自汗、月经不调、带下。补中益气,润肺生津,用于气虚乏力,体虚自汗,脾虚泄泻,肺燥咳嗽,乳汁稀少。
营养成分方面,土人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56克、脂肪0.18克、总酸0.06克、粗纤维0.66克、干物质6.2克、还原糖0.44克、维生素C11.6克、氨基酸总量1.33克、铁28.4毫克、钙57.17毫克,锌3.19毫克。
土人参可作药膳两用,其功效包括通乳汁、消肿痛、补中益气、润肺生津等。药理作用与功能主治相似,主要为健脾润肺,止咳,调经,用于治疗脾虚劳倦、泄泻、肺劳咳痰带血、眩晕潮热、盗汗自汗、月经不调、带下等病症。《滇南本草》记载,土人参可补虚损痨疾,妇女服之补血。《南宁市药物志》提到其润肺止咳。《四川中药志》提到其补气血,充乳汁,助消化,生津止渴。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提到其补中益气,润肺生津,凉血消肿。《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提到其滋补强壮,治头晕,耳鸣,目眩,妇女带下;肺结核咳嗽,潮热盗汗。
土人参的常用配方包括:治虚劳咳嗽(土洋参、隔山撬、通花根、冰糖炖鸡)、治多尿症(土高丽参100~150克,金樱根100克共煎服)、治盗汗、自汗(土高丽参100克,猪肚一个炖服)、治劳倦乏力(土人参25~50克,或加墨鱼干一只酒水炖服)、治脾虚泄泻(土人参25~50克,大枣25克水煎服)等。
鉴别方面,根的性状鉴别包括根圆锥形或长纺锤形,分枝或不分枝,表面灰黑色,有纵皱纹及点状突起的项根痕,去栓皮并经煮后表面灰*半透明状,有点状须根痕及纵皱纹,隐约可见内部纵走的线管束,质坚硬,折断面平坦或呈角质状,*常有大空腔。显微鉴别包括根横切面的木栓层残留或去除,皮层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簇晶,韧皮部较窄,薄壁细胞含有少量草酸钙簇晶,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导管常1-2列呈放射状排列,近形成层处可达3-4列,中心部位多散在,直径约45μm,木薄壁细胞含大量草酸钙簇晶,射线宽8-24列组细胞。粉末特征包括淡黄棕色,草酸钙簇晶、淀粉粒、壁增厚的薄壁细胞、木薄壁纤维、导管网纹或近网纹状的梯纹、木体细胞、草酸钙方晶、棕色团块等。
土人参嫩茎叶品质脆嫩、爽滑可口,可炒食或做汤。肉质根可凉拌,宜与肉类炖汤。以下为几种土人参的药膳配方:
1.蚝油姜丝土人参:土人参250克在沸水中煮沸3分钟后过冷水,起油锅加入姜丝、土人参炒半分钟后加入蚝油,调味即可。
2.姜丝蒜茸土人参:土人参嫩茎、嫩叶在沸水中焯片刻后过冷水,起油锅加入蒜茸、姜丝,再加入土人参炒后调味即可。
3.土人参排骨汤:排骨煮熟后加入土人参,调味即可。
4.凉拌土人参根:肉质根去表质后撕成丝状,依个人口味加入少许醋、白砂糖、芝麻、盐及辣椒丝等拌匀调味即可。
5.土人参根炖排骨:肉质根、排骨加入枸杞适量,加水炖熟,调味即可。
土人参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人参菜、水人参、参草、紫人参、福参、习称栌兰,药用为其根。常栽于村庄附近阴湿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