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9 00: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1 01:42
光绪二十四年,丁福保25岁时,任俟实学堂教习,薪金微薄,年终无余,深感经济困苦。重读《史记·货殖传》后,他领悟到谋生之道在于技艺,于是翌年辞去教职,前往上海跟随赵静涵先生学医,同时研习日本文字。
光绪三十年,长沙张文达聘请他到京,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算学兼生理卫生学教习,月薪120两银。然而,他并不愿远离家乡,任教两年后,坚决辞职,并推荐他人接替。离开时,学生们和同事们依依不舍,足见其影响力。这一年,他读《释氏语录》,从此接触佛教,结识了佛学者杨仁山居士,开始理解佛教的要义。
自京城南下,他在上海行医,并创办医学书局,出版自己编写的医学书籍,如《笔算数学》、《代数备旨》等,为中国早期算学研究做出了贡献。宣统元年,他考取内科医士证书,继续在上海发展医学事业。
宣统二年,端方总督聘请他为日本医学考察专员,他考察日本医学并进修,回国时带回大量医学书籍,包括《一切经音义》和《续一切经音义》。这些书籍对他的学术研究大有裨益,他回到上海后,翻译并发行这些书籍,推动医学知识的传播,还创办了“中西医学研究会”。
进入*后,他迁居上海,母亲薛太夫人去世后,他虔诚信佛,戒荤茹素。除了行医和编书,他还广购佛学书籍,深入研究。1920年,他刊印的《佛学丛书》自序中,回顾了他的学术历程。
尽管年近40才开始信佛,福保凭借坚定的决心,翻译佛经,推广佛法,热心公益,如在无锡创立贫民教育社。他的佛学注释方法,以易于初学者理解为宗旨,被称为“笺注”,对当时佛学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晚年,他专注于佛经注解和著述,生活简朴,每周与亲友相聚,以读书为乐。他逝世于1952年,享年79岁,最著名的成就是编纂的《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1874~1952)近代藏书家、书目专家。字仲祜,号畴居士,一号济阳破衲。江苏无锡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肄业于江阴南菁书院,次年考取秀才,后随华蘅芳学数学,编撰了《算学书目提要》。又鉴于身体多病,改习医学,创办丁氏医院、医学书局,先后编译出版了近80种国内外医学书籍,合称《丁氏医学丛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1 01:47
光绪二十四年,丁福保25岁时,任俟实学堂教习,薪金微薄,年终无余,深感经济困苦。重读《史记·货殖传》后,他领悟到谋生之道在于技艺,于是翌年辞去教职,前往上海跟随赵静涵先生学医,同时研习日本文字。
光绪三十年,长沙张文达聘请他到京,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算学兼生理卫生学教习,月薪120两银。然而,他并不愿远离家乡,任教两年后,坚决辞职,并推荐他人接替。离开时,学生们和同事们依依不舍,足见其影响力。这一年,他读《释氏语录》,从此接触佛教,结识了佛学者杨仁山居士,开始理解佛教的要义。
自京城南下,他在上海行医,并创办医学书局,出版自己编写的医学书籍,如《笔算数学》、《代数备旨》等,为中国早期算学研究做出了贡献。宣统元年,他考取内科医士证书,继续在上海发展医学事业。
宣统二年,端方总督聘请他为日本医学考察专员,他考察日本医学并进修,回国时带回大量医学书籍,包括《一切经音义》和《续一切经音义》。这些书籍对他的学术研究大有裨益,他回到上海后,翻译并发行这些书籍,推动医学知识的传播,还创办了“中西医学研究会”。
进入*后,他迁居上海,母亲薛太夫人去世后,他虔诚信佛,戒荤茹素。除了行医和编书,他还广购佛学书籍,深入研究。1920年,他刊印的《佛学丛书》自序中,回顾了他的学术历程。
尽管年近40才开始信佛,福保凭借坚定的决心,翻译佛经,推广佛法,热心公益,如在无锡创立贫民教育社。他的佛学注释方法,以易于初学者理解为宗旨,被称为“笺注”,对当时佛学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晚年,他专注于佛经注解和著述,生活简朴,每周与亲友相聚,以读书为乐。他逝世于1952年,享年79岁,最著名的成就是编纂的《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1874~1952)近代藏书家、书目专家。字仲祜,号畴居士,一号济阳破衲。江苏无锡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肄业于江阴南菁书院,次年考取秀才,后随华蘅芳学数学,编撰了《算学书目提要》。又鉴于身体多病,改习医学,创办丁氏医院、医学书局,先后编译出版了近80种国内外医学书籍,合称《丁氏医学丛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1 01:47
光绪二十四年,丁福保25岁时,任俟实学堂教习,薪金微薄,年终无余,深感经济困苦。重读《史记·货殖传》后,他领悟到谋生之道在于技艺,于是翌年辞去教职,前往上海跟随赵静涵先生学医,同时研习日本文字。
光绪三十年,长沙张文达聘请他到京,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算学兼生理卫生学教习,月薪120两银。然而,他并不愿远离家乡,任教两年后,坚决辞职,并推荐他人接替。离开时,学生们和同事们依依不舍,足见其影响力。这一年,他读《释氏语录》,从此接触佛教,结识了佛学者杨仁山居士,开始理解佛教的要义。
自京城南下,他在上海行医,并创办医学书局,出版自己编写的医学书籍,如《笔算数学》、《代数备旨》等,为中国早期算学研究做出了贡献。宣统元年,他考取内科医士证书,继续在上海发展医学事业。
宣统二年,端方总督聘请他为日本医学考察专员,他考察日本医学并进修,回国时带回大量医学书籍,包括《一切经音义》和《续一切经音义》。这些书籍对他的学术研究大有裨益,他回到上海后,翻译并发行这些书籍,推动医学知识的传播,还创办了“中西医学研究会”。
进入*后,他迁居上海,母亲薛太夫人去世后,他虔诚信佛,戒荤茹素。除了行医和编书,他还广购佛学书籍,深入研究。1920年,他刊印的《佛学丛书》自序中,回顾了他的学术历程。
尽管年近40才开始信佛,福保凭借坚定的决心,翻译佛经,推广佛法,热心公益,如在无锡创立贫民教育社。他的佛学注释方法,以易于初学者理解为宗旨,被称为“笺注”,对当时佛学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晚年,他专注于佛经注解和著述,生活简朴,每周与亲友相聚,以读书为乐。他逝世于1952年,享年79岁,最著名的成就是编纂的《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1874~1952)近代藏书家、书目专家。字仲祜,号畴居士,一号济阳破衲。江苏无锡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肄业于江阴南菁书院,次年考取秀才,后随华蘅芳学数学,编撰了《算学书目提要》。又鉴于身体多病,改习医学,创办丁氏医院、医学书局,先后编译出版了近80种国内外医学书籍,合称《丁氏医学丛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1 01:47
光绪二十四年,丁福保25岁时,任俟实学堂教习,薪金微薄,年终无余,深感经济困苦。重读《史记·货殖传》后,他领悟到谋生之道在于技艺,于是翌年辞去教职,前往上海跟随赵静涵先生学医,同时研习日本文字。
光绪三十年,长沙张文达聘请他到京,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算学兼生理卫生学教习,月薪120两银。然而,他并不愿远离家乡,任教两年后,坚决辞职,并推荐他人接替。离开时,学生们和同事们依依不舍,足见其影响力。这一年,他读《释氏语录》,从此接触佛教,结识了佛学者杨仁山居士,开始理解佛教的要义。
自京城南下,他在上海行医,并创办医学书局,出版自己编写的医学书籍,如《笔算数学》、《代数备旨》等,为中国早期算学研究做出了贡献。宣统元年,他考取内科医士证书,继续在上海发展医学事业。
宣统二年,端方总督聘请他为日本医学考察专员,他考察日本医学并进修,回国时带回大量医学书籍,包括《一切经音义》和《续一切经音义》。这些书籍对他的学术研究大有裨益,他回到上海后,翻译并发行这些书籍,推动医学知识的传播,还创办了“中西医学研究会”。
进入*后,他迁居上海,母亲薛太夫人去世后,他虔诚信佛,戒荤茹素。除了行医和编书,他还广购佛学书籍,深入研究。1920年,他刊印的《佛学丛书》自序中,回顾了他的学术历程。
尽管年近40才开始信佛,福保凭借坚定的决心,翻译佛经,推广佛法,热心公益,如在无锡创立贫民教育社。他的佛学注释方法,以易于初学者理解为宗旨,被称为“笺注”,对当时佛学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晚年,他专注于佛经注解和著述,生活简朴,每周与亲友相聚,以读书为乐。他逝世于1952年,享年79岁,最著名的成就是编纂的《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1874~1952)近代藏书家、书目专家。字仲祜,号畴居士,一号济阳破衲。江苏无锡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肄业于江阴南菁书院,次年考取秀才,后随华蘅芳学数学,编撰了《算学书目提要》。又鉴于身体多病,改习医学,创办丁氏医院、医学书局,先后编译出版了近80种国内外医学书籍,合称《丁氏医学丛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1 02:18
光绪二十四年,丁福保25岁时,任俟实学堂教习,薪金微薄,年终无余,深感经济困苦。重读《史记·货殖传》后,他领悟到谋生之道在于技艺,于是翌年辞去教职,前往上海跟随赵静涵先生学医,同时研习日本文字。
光绪三十年,长沙张文达聘请他到京,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算学兼生理卫生学教习,月薪120两银。然而,他并不愿远离家乡,任教两年后,坚决辞职,并推荐他人接替。离开时,学生们和同事们依依不舍,足见其影响力。这一年,他读《释氏语录》,从此接触佛教,结识了佛学者杨仁山居士,开始理解佛教的要义。
自京城南下,他在上海行医,并创办医学书局,出版自己编写的医学书籍,如《笔算数学》、《代数备旨》等,为中国早期算学研究做出了贡献。宣统元年,他考取内科医士证书,继续在上海发展医学事业。
宣统二年,端方总督聘请他为日本医学考察专员,他考察日本医学并进修,回国时带回大量医学书籍,包括《一切经音义》和《续一切经音义》。这些书籍对他的学术研究大有裨益,他回到上海后,翻译并发行这些书籍,推动医学知识的传播,还创办了“中西医学研究会”。
进入*后,他迁居上海,母亲薛太夫人去世后,他虔诚信佛,戒荤茹素。除了行医和编书,他还广购佛学书籍,深入研究。1920年,他刊印的《佛学丛书》自序中,回顾了他的学术历程。
尽管年近40才开始信佛,福保凭借坚定的决心,翻译佛经,推广佛法,热心公益,如在无锡创立贫民教育社。他的佛学注释方法,以易于初学者理解为宗旨,被称为“笺注”,对当时佛学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晚年,他专注于佛经注解和著述,生活简朴,每周与亲友相聚,以读书为乐。他逝世于1952年,享年79岁,最著名的成就是编纂的《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1874~1952)近代藏书家、书目专家。字仲祜,号畴居士,一号济阳破衲。江苏无锡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肄业于江阴南菁书院,次年考取秀才,后随华蘅芳学数学,编撰了《算学书目提要》。又鉴于身体多病,改习医学,创办丁氏医院、医学书局,先后编译出版了近80种国内外医学书籍,合称《丁氏医学丛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1 02:18
光绪二十四年,丁福保25岁时,任俟实学堂教习,薪金微薄,年终无余,深感经济困苦。重读《史记·货殖传》后,他领悟到谋生之道在于技艺,于是翌年辞去教职,前往上海跟随赵静涵先生学医,同时研习日本文字。
光绪三十年,长沙张文达聘请他到京,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算学兼生理卫生学教习,月薪120两银。然而,他并不愿远离家乡,任教两年后,坚决辞职,并推荐他人接替。离开时,学生们和同事们依依不舍,足见其影响力。这一年,他读《释氏语录》,从此接触佛教,结识了佛学者杨仁山居士,开始理解佛教的要义。
自京城南下,他在上海行医,并创办医学书局,出版自己编写的医学书籍,如《笔算数学》、《代数备旨》等,为中国早期算学研究做出了贡献。宣统元年,他考取内科医士证书,继续在上海发展医学事业。
宣统二年,端方总督聘请他为日本医学考察专员,他考察日本医学并进修,回国时带回大量医学书籍,包括《一切经音义》和《续一切经音义》。这些书籍对他的学术研究大有裨益,他回到上海后,翻译并发行这些书籍,推动医学知识的传播,还创办了“中西医学研究会”。
进入*后,他迁居上海,母亲薛太夫人去世后,他虔诚信佛,戒荤茹素。除了行医和编书,他还广购佛学书籍,深入研究。1920年,他刊印的《佛学丛书》自序中,回顾了他的学术历程。
尽管年近40才开始信佛,福保凭借坚定的决心,翻译佛经,推广佛法,热心公益,如在无锡创立贫民教育社。他的佛学注释方法,以易于初学者理解为宗旨,被称为“笺注”,对当时佛学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晚年,他专注于佛经注解和著述,生活简朴,每周与亲友相聚,以读书为乐。他逝世于1952年,享年79岁,最著名的成就是编纂的《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1874~1952)近代藏书家、书目专家。字仲祜,号畴居士,一号济阳破衲。江苏无锡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肄业于江阴南菁书院,次年考取秀才,后随华蘅芳学数学,编撰了《算学书目提要》。又鉴于身体多病,改习医学,创办丁氏医院、医学书局,先后编译出版了近80种国内外医学书籍,合称《丁氏医学丛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1 02:18
光绪二十四年,丁福保25岁时,任俟实学堂教习,薪金微薄,年终无余,深感经济困苦。重读《史记·货殖传》后,他领悟到谋生之道在于技艺,于是翌年辞去教职,前往上海跟随赵静涵先生学医,同时研习日本文字。
光绪三十年,长沙张文达聘请他到京,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算学兼生理卫生学教习,月薪120两银。然而,他并不愿远离家乡,任教两年后,坚决辞职,并推荐他人接替。离开时,学生们和同事们依依不舍,足见其影响力。这一年,他读《释氏语录》,从此接触佛教,结识了佛学者杨仁山居士,开始理解佛教的要义。
自京城南下,他在上海行医,并创办医学书局,出版自己编写的医学书籍,如《笔算数学》、《代数备旨》等,为中国早期算学研究做出了贡献。宣统元年,他考取内科医士证书,继续在上海发展医学事业。
宣统二年,端方总督聘请他为日本医学考察专员,他考察日本医学并进修,回国时带回大量医学书籍,包括《一切经音义》和《续一切经音义》。这些书籍对他的学术研究大有裨益,他回到上海后,翻译并发行这些书籍,推动医学知识的传播,还创办了“中西医学研究会”。
进入*后,他迁居上海,母亲薛太夫人去世后,他虔诚信佛,戒荤茹素。除了行医和编书,他还广购佛学书籍,深入研究。1920年,他刊印的《佛学丛书》自序中,回顾了他的学术历程。
尽管年近40才开始信佛,福保凭借坚定的决心,翻译佛经,推广佛法,热心公益,如在无锡创立贫民教育社。他的佛学注释方法,以易于初学者理解为宗旨,被称为“笺注”,对当时佛学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晚年,他专注于佛经注解和著述,生活简朴,每周与亲友相聚,以读书为乐。他逝世于1952年,享年79岁,最著名的成就是编纂的《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1874~1952)近代藏书家、书目专家。字仲祜,号畴居士,一号济阳破衲。江苏无锡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肄业于江阴南菁书院,次年考取秀才,后随华蘅芳学数学,编撰了《算学书目提要》。又鉴于身体多病,改习医学,创办丁氏医院、医学书局,先后编译出版了近80种国内外医学书籍,合称《丁氏医学丛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1 02:18
光绪二十四年,丁福保25岁时,任俟实学堂教习,薪金微薄,年终无余,深感经济困苦。重读《史记·货殖传》后,他领悟到谋生之道在于技艺,于是翌年辞去教职,前往上海跟随赵静涵先生学医,同时研习日本文字。
光绪三十年,长沙张文达聘请他到京,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算学兼生理卫生学教习,月薪120两银。然而,他并不愿远离家乡,任教两年后,坚决辞职,并推荐他人接替。离开时,学生们和同事们依依不舍,足见其影响力。这一年,他读《释氏语录》,从此接触佛教,结识了佛学者杨仁山居士,开始理解佛教的要义。
自京城南下,他在上海行医,并创办医学书局,出版自己编写的医学书籍,如《笔算数学》、《代数备旨》等,为中国早期算学研究做出了贡献。宣统元年,他考取内科医士证书,继续在上海发展医学事业。
宣统二年,端方总督聘请他为日本医学考察专员,他考察日本医学并进修,回国时带回大量医学书籍,包括《一切经音义》和《续一切经音义》。这些书籍对他的学术研究大有裨益,他回到上海后,翻译并发行这些书籍,推动医学知识的传播,还创办了“中西医学研究会”。
进入*后,他迁居上海,母亲薛太夫人去世后,他虔诚信佛,戒荤茹素。除了行医和编书,他还广购佛学书籍,深入研究。1920年,他刊印的《佛学丛书》自序中,回顾了他的学术历程。
尽管年近40才开始信佛,福保凭借坚定的决心,翻译佛经,推广佛法,热心公益,如在无锡创立贫民教育社。他的佛学注释方法,以易于初学者理解为宗旨,被称为“笺注”,对当时佛学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晚年,他专注于佛经注解和著述,生活简朴,每周与亲友相聚,以读书为乐。他逝世于1952年,享年79岁,最著名的成就是编纂的《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1874~1952)近代藏书家、书目专家。字仲祜,号畴居士,一号济阳破衲。江苏无锡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肄业于江阴南菁书院,次年考取秀才,后随华蘅芳学数学,编撰了《算学书目提要》。又鉴于身体多病,改习医学,创办丁氏医院、医学书局,先后编译出版了近80种国内外医学书籍,合称《丁氏医学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