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22: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8:34
三、如何境界方可为亲证如来藏的觉受?陈健民上师《曲肱斋文集卷六.平实商量》所提四点标准——“明相、无念、心*所、气离出入”,是经得起经教考验,也为汉藏无数大德亲证不虚的,不能因为陈健民本人有争议,比如净空老法师斥之为“魔”(因其主张“消业往生”),就因人废言。是可谓显密实证佛教之枢纽,千古秘传之津要。 前面笔者已经讲过,如来藏也即为如,其本也即空性。然藏密认为“空性无可现证”。行者所要契入的实际是“心”离开能所、名言后所得之“智境”。 哪么如何的正受方可称为“如来藏”的境界或者开悟后的境界呢?这才是本文的要点。我们知道,佛法之修行贵在解脱,要解脱要靠正见,而也只有获得正受后才得真正的正见,此所谓如人饮水。就如同读者看了本文,也只算是一点认识。 陈健民先生的《曲肱斋文集卷六.平实商量》里破天荒抖露出来禅宗开悟的四点标准——“明相、无念、心*所、气离出入”。此四点,谨录原文如下: 明相 比较以前未入时所见山河大地,一切事物,如同带了一副水晶眼镜,非常清净,非常洁白。古人所谓“露地白牛”,就是这个;所谓“净裸裸,赤洒洒,光灼灼”,也就是这个;所谓“银碗*”,也就是这个。普通修行人也未尝无光明现前,或者眼角一闪,或者只见一片,或者只见一室,或者只在一时。这个明相是处处皆明,随时皆明,较日后只有厚薄之分;厚时如坐水晶宫里,薄时如雨后初霁,极其洁白;无有一处不是的,无有一时不现前。 无念 本来有念、无念是两头话,在见地上并不许无念才是,有念便非。但是初入之时,决定是无;何以故?初入,悟力不强,只有在无念时得个机会现起;有念时不易现起。要到得个用处时,才能在有念、妄念、杂念、恶念等一切念上现起。所以初入的人,随时应注意除妄想;不除妄想要在得个用处以后去。所以六祖云:“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然而这不是初入的人,所能做到的。 心*所 初入时,心虽明明白白,然而并不觉得我心是能入者,明相是所入者。此时之心已归法性,但觉圆明周遍,一切处明明白白,又舒服、又恬淡、又坦荡。其详可读拙著《反省录·如也篇》便知。 气离出入 本来禅宗连心都不谈,何况谈气。然而在事实上,这个未死的人,决定是未断气的;不因为汝修禅宗,就没有气了。在行功上不宜执著气;在印证上却可作一考察的条件。所以达摩也说:“语无喘息。”这不是谈气吗?这初入悟境的气,是顿然停住了――既不出,亦不入。此悟境偶然现起,为时不久;在其人当时也不知道气是如何。在久住悟境的人,事后追忆,自然知道此时之气已离出入。我写至此,想到打地和尚,他是一个深住入处的好例。他见人问西来意,便持杖打地。有人先将杖偷去,再问他,他只有张口而已。此时彼深入悟境,气不行动,只有打地一法,以警醒他人;杖不在手,气又不能行,只有张口而已。此种境界,也可证明禅师教人只以证量,不以言语。其他纵出言语,也属身教之物,非是言教之物。打地和尚以入处教人;其余嘘嘘出气的作风,则是以出处教人,如石头之教隐峰是也。又因为气离出入,此时身体重量完全丧失,极其轻安。 然而笔者之文并不能到此打住,然后称赞陈先生的无量功德。因为第一,陈先生的反对者很多,是位颇具争议的藏密行者。据称,其书被出版社删减、国家也相继收回,怕造成不良影响。第二、很多看到此文的佛徒,很多必定是反感*密宗的,如说此四点仅为密宗意见,怕难服众。笔者在此,想说明的是,这点,汉文三藏、禅家语录其实也是如此赞同的。 关于明相,其实也即“大光明”。说为大光明,因为其非破色阴之后所得之光明或者眼识迷乱的一种显相。因此时之光明为清净的,远离生灭意识心的。关于开悟后能见大光明,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因为如来藏也被称为“大光明藏”。《圆觉经》云:“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楞严经》:“若离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观此可见佛陀显说经典中明确记载身心寂灭后,可见“大光明”。而禅家语录里面更比比皆是,只是说的比较含糊些而已,例如永嘉大师《证道歌》:“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 张拙秀才开悟之后道出:“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生死涅槃等空花。” 关于心离能所,其实也即禅家所说的“无云晴空”的境界。在此境界中的人,心离诸种名言是非,故而于诸境界,但是照见,而非看见,故不攀援。如同明镜,只是寂然照得景物,并无分别爱憎概念。故禅家打个比方就例如一片晴空无有白云遮挡。然则为何说此时“心*所”呢?因为若有能所,即不能契入。至于要达到心离能所,必须“顿息狂心”。何为狂心呢?狂心即名言分别攀援之心。近代虚云老和尚开悟诗曰:“杯子扑落地,响声鸣呖呖,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歇。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此诗点明这点再无不过,诗中所谓“人亡”,也即我空,而“家”则为众生攀援依持之物,故“家亡”即法空了。 气离出入,也即是灭出入息。修学小乘禅法的人知道入四禅定地时经典中要“出入息灭”,而出入息灭之四禅则为契入如来藏的要门。《大智度论》卷二十云:“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四禅等是助开门法。”故一般佛徒谓经典没有记载见道要灭出入息,便持以为无,此为无知之谈。而藏密对于这点则说得很明确,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气为心马,心乘气行”。而陈健民先生加了一句话:“无明缘行,行即气也。”盖有诸呼吸之有情,盖不能免于生念,一生念则无明生。而开悟时,则是“明生而无明灭”了,此时当然没有出入息。而经过笔者观察,汉地佛教所谓近代以来证悟者少,也即不明禅教本意,妄执片言,忽视开悟前修习禅定的加行,甚至一般禅和连什么是四禅都不知道。还沾沾于所谓“行、住、坐、卧”皆是禅,实在是乱了道次第的妄语。《大智度论》云:“是三种智慧,若不住定中,则是狂慧,多堕邪疑、无所能作。若住定中,则能破诸烦恼,得诸法实相。”几乎是明确强调,开悟必须有禅定的加行。在此,笔者强烈建议读者研究《阿含经》,各个得四禅,如此开悟之人遍在,汉传佛教法统有继了。 至于轻安这点,即是四禅八定的一般要求,更是行者开悟后的一个明显的心理变化。以前未悟之时,虽压伏妄念,然眼之所见,世间乃至自身无非肮脏之物,不免沉心入空,不觉世间有何生趣,此也即世俗所谓心理悲观,不免沉重。而开悟之后,犹如桶底脱落,世间烦恼之物,不复能久居于心,此时之心理当轻快安详如失重量。虚云开悟诗中所谓“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也即说此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