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13: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15:50
胃虚证,是指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减弱的病理状态,根据体质、病因和症状的不同,可分为胃阳虚、胃阴虚和胃气虚三种类型。
胃阳虚主要因体质阳虚、过食生冷或受寒,以及过度使用苦寒药物导致。其辨证要点是胃病常见症状与阳虚症状并存。主要表现为胃痛隐隐,遇冷加重,喜温喜按,食欲不振,偏好热食,口淡不渴,舌质淡白,脉象沉迟无力。此外,还有神疲乏力,肢冷怕冷,腹胀便溏,严重时可能有消化不良和呕吐清涎等症状。治疗上,采用温阳建中法,如理中汤、附子理中汤。
胃阴虚则由体质阴虚、肝火犯胃或胃热过盛等因素引起。辨证时注意胃病症状和阴虚症状的共存。主要症状包括厌食、胃痛、口干咽燥、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可能伴随的症状有胃部不适、干呕等。治疗上,以滋养胃阴为主,常用益胃汤、麦门冬汤等。
胃气虚由饮食不调、药物不当或脏器损伤引起。其特征是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无力。伴随症状有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肢体倦怠,甚至恶心反胃或胃部隐痛。治疗时,益气养胃是关键,常用四君子汤、香砂养胃丸等。
这三种胃虚类型之间相互影响,胃气虚若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胃阳虚;胃阳虚往往伴随胃气虚;而胃气虚过用温燥药物可能损伤胃阴,转化为胃阴虚。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灵活调整,既要考虑阳中求阴,阴中求阳,又不可忽视饮食调养,以期达到最佳疗效。
证名。因胃气虚、胃阴虚所出现的病证。《脉经》卷二: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胃虚……病苦胫寒不得卧,恶寒淅淅,目急,腹中痛,虚鸣,……时寒时热,唇口干,面目浮肿。”参见胃病、胃气不足、胃阳虚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