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12: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30 15:14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但遗传因素被认为起着关键作用。这种疾病的家族聚集性显著,常伴随其他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有些患者自出生时就已表现出病症。HLA抗原的遗传基因型在患者中有所发现,提示可能通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递,病程可表现为无症状的心肌不对称性肥厚,也可能出现典型的梗阻症状。
对于遗传缺陷导致疾病发病的可能机制,有以下几种理论:
然而,对于那些没有家族史或遗传证据的散发型病例,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然不甚明了,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揭示。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曾被称为主动脉瓣下肌性梗阻。1958年Teare描述心室间隔高度肥厚,其厚度远远超过左心室游离壁。且心肌细胞粗而短,排列杂乱,细胞间侧向连接丰富称为非对称性心室间隔肥厚。1960年后被认为是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类型,在各类心肌病中约占20%,因而称为特发性梗阻性心肌病、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或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本病约30%的病例有家族史,可能具有遗传因素。发病时间可从婴幼儿到60多岁,但最常见的是在10~30岁之间,提示可能是先天性畸形,亦可能为后天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