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9 12: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30 14:00
孔子对于古代礼乐之源和道德之归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决定前往洛阳,以探寻先王的制度。公元前518年,孔子在鲁国旧贵族南宫敬叔的帮助下,得到了鲁昭公的支持,带着一车二马开始了这段旅程。他找到了当时学问广博的老子,即道家创始人老子,也就是著名的李耳,字伯阳,居住在周朝的“守藏室”中,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老子对孔子提出了深刻的见解,他认为,君子应适应时代变迁,有德之人看似平凡,而真正的财富和德行往往藏于内心。他劝诫孔子去除骄傲、幻想和不切实际的追求,并提醒他言语行为应顾及他人。临别之际,老子赠言强调了观察事物的透彻性和言语的谨慎,指出过分议论他人可能导致危险。这段交流对孔子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将其比喻为如同龙一般深不可测的人物。
在洛阳,孔子参观了明堂、太庙和社坛等重要场所,对周公制定的西周礼乐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仰。这次经历丰富了他的知识,回国后,他的学生更加渴望向他求学。至今,洛阳市的东关小巷——东通巷,曾是老子的居所,那里曾是儒道两位先驱会面的地方。石碑上刻着“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这是清朝雍正五年为重修孔庙而立的,见证了这段历史的遗迹。
孔子入周问礼处,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是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不仅见于《史记》等正史记载,也见于老子彩图(相传春秋末期)和汉画像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