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8 16: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3 14:08
铜,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不当使用可能导致中毒反应。重金属的毒性取决于进入方式和剂量,口服铜时,由于金属铜不易溶解,毒性较小,而醋酸铜、硫酸铜等水溶性盐的毒性更强。当铜摄入量超过人体需求量的100至150倍,可引发坏死性肝炎和溶血性贫血等严重后果。
急性铜中毒的突发情况包括过度使用硫酸铜、使用含铜绿的炊具导致食物中毒,以及意外摄入可溶性铜盐。铜在食品储存和烹调过程中,通过与食物接触产生毒性,用铜器制茶也会引发中毒症状。
急性铜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胃肠炎,患者可能出现金属味、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能伴随呕血和黑便。大量铜盐摄入后,口腔、牙齿及舌苔会出现蓝绿色,尿液可能变色,甚至出现肾衰竭。铜还会引发肝组织坏死,通过溶酶体膜破裂和红细胞溶血导致黄疸。对于接触铜尘的工人,如熔炼工人、油漆研磨工等,可表现为急性金属烟尘热,症状包括发热、出汗、肌肉疼痛等,多在工作后几小时出现。
慢性铜中毒源于长期接触高浓度铜尘或摄入含铜食物,可能导致肺部纤维化、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消化系统问题、心血管问题和内分泌失调。肝豆状核变性是铜中毒的一种特殊表现,表现为慢性肝病、神经系统症状和家族遗传。肝内胆汁淤积症则是铜过量导致肝细胞坏死的表现,铜还可能损伤红细胞引发溶血和贫血。接触铜尘可能导致皮肤病变,如红肿、溃疡。
铜是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缺乏及过量均对机体有害 正常人自肠道吸收的铜在血清中与白蛋白疏松结合并进入肝脏 大部分铜再转与α2球蛋白巩固地结合形成铜蓝蛋白(称为间接反应铜) 一部分铜由胆管排泄 小量铜由尿中排出 仅有一小部分继续留在血循环中(称为直接反应铜) 当摄入体内的铜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 铜(直接反应铜)就释放入血 已知红细胞内主要还原作用是在磷酸戊糖旁路过程中完成的 戊糖代谢途径提供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还原型辅酶2(NADPH) 二者有保护红细胞内巯基和血红蛋白免受氧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