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的艺术鉴赏以及收藏价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9 09:5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3 04:19
“唐卡”,藏语中的一个美妙的词语。“唐”,指广袤的空间,表示容纳一切;“卡”,表示在光滑、干净的地方追求极致的圆满。唐卡,这一久负盛名的艺术形式,与曼荼罗、酥油花并称西藏艺术“三绝”。
西藏唐卡是一种卷轴画,与汉地中国卷轴画天杆地轴的原理相近却也有所不同。唐卡的装裱中,地边和天边各有一块颜色不同的布料,称为“唐卡门”和“涅槃门”。寓意修行者从地边的唐卡门进入唐卡境界,通过诸佛、菩萨、本尊、护法的加持,清净修行,于圆满时从天边的涅槃门“出境”而证得无上究竟菩提。从这种独具特色的装裱方式,我们便可以感受到唐卡艺术的精神性。而唐卡画面中的各种象征符号所蕴涵的精神,更使得唐卡拥有与生俱来的神秘色彩。唐卡,带着宗教的烙印,注定成为一种精神性的艺术作品。正是唐卡的这种精神性吸引着许许多多的艺术家、学者、收藏家以及世界各地的藏迷们。
唐卡的历史据说是从松赞干布时期开始的,距今约有一千两百多年了。相传,密宗传入西藏之初,伟大的莲花生大士利用画幢的轻巧方便弘扬佛法,后来这种画幢经过历史演变,成为西藏独特的艺术形式唐卡。唐卡的精神性大概是从这时种下了基因。这种基因,决定了唐卡成为展示佛菩萨神圣庄严的圣物,成为修行禅定的“对境”,成为宗教信仰与哲学观念的图解和象征。
西藏唐卡有三大特点:
其一,是严格的造像比例。纵观世界佛教美术,你会发现,唯独西藏唐卡艺术把佛传《造像度量经》中记载的佛像比例,开发得如此完善、彻底,从每一尊佛、菩萨,到明王、度母,到护法、坛城;从佛眼到手印,再到每一件法器、饰物,都有章可循。因信仰使然,每一位唐卡画师都会严格的信守这一传统使其一代一代延续至今。
其二,是唐卡使用的颜料是由纯天然矿植物,如红珊瑚、绿松石、黄金等经过繁复的工序打磨而成,这些颜料使得唐卡色泽艳丽、历久弥新。天然颜料的使用,使唐卡具有了一份来自大自然的灵气。
其三,是唐卡艺术追求平滑的画面,唐卡艺人大都热衷利用平涂的方式使整幅画面产生一种过渡自然、完美至极、浑然天成的感觉,这显然与信仰中佛的境界有关。
唐卡的这三大特点直接影响着唐卡的整体风格,也造就了唐卡独特的西藏气质。
如果说,唐卡吸收了印度、尼泊尔的风格而显现出饱满丰盈且富于变化的生命张力,而临近的汉地文化使之呈现庄重大气的风范,那么唐卡自身的西藏气质,应该关乎西藏的信仰,包括西藏神秘的宗教仪式和以慈悲心为基础的宗教智慧,关乎西藏广阔的天与地,也关乎雪域高原上天性纯净、忠贞和虔诚的心灵。
从唐卡的形式、特点、风格和历史,我们可以总结出,西藏唐卡是一种由内在精神而生发并繁衍成熟的艺术作品。但愿唐卡能带着传统的内在精神,超越历史和地域,不断发展,焕发恒久不变的魅力! 唐卡的绘制是个极其繁复而庄严的过程,画师要换上僧服,净手,焚香,点灯,叩拜,开笔前一系列的仪轨后,再开始打草图,勾墨线,敷色,晕染,好几个过程,再用色,勾线,之后还要反复晕染,上金,直到开眼才算完成,一幅唐卡经常要经历数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一幅唐卡就是一座随身携行的庙宇,是他们祈祷,膜拜,观想等种种修行仪式里的核心圣物!
唐卡的绘制本身就是画师观想与膜拜合二为一的修行方式!是一颗虔诚的心灵在涤清世俗的喧扰之后对着佛陀恭敬地描摹。于是,一种能够感召和唤醒人性本真的美学境界,心灵无限接近理想世界的最高领域佛的境界。
据说在藏传佛教中,佛与像同体而一,因而像具有了与佛本自具有的灵性与至高无上的法力。这种理念上的认同使得画师在造像时内心充满亲近佛陀的欣喜与荣光,从而于造像的美妙时刻将自己的灵魂融入期间,观赏唐卡,精美的绘画质感与悲悯的气息交相激荡,穿透观者的心灵,从而使之照见金壁佛国的辉煌。
正是唐卡的这种精神性吸引着许许多多的艺术家、学者、收藏家以及世界各地的藏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