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通知认罪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9 05:0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3 12:59
有些人在犯了罪的时候并不承认,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犯罪行为,所以有些人是拒不认罪的,可能对检察院下发的通知认罪并不理睬,甚至拒不接收,其实检察院的通知认罪是一种法律程序,法律中有相关规定,那么检察院通知认罪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下面我们来听听小编的看法。
有些人在犯了罪的时候并不承认,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犯罪行为,所以有些人是拒不认罪的,可能对检察院下发的通知认罪并不理睬,甚至拒不接收,其实检察院的通知认罪是一种法律程序,法律中有相关规定,那么检察院通知认罪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下面我们来听听小编的看法。
相关规定
检察院通知认罪的相关规定就是建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一方面给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大限度的“政策优惠”,另一方面也赋予了公安机关可以撤销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或对涉嫌数罪中的一项或多项提起公诉,或向人民法院提出量刑建议的权力,这必将增加公安、检察机关在侦查、审查起诉案件时的能动性,积极引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服法,减少社会对抗,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最终提高诉讼效率,实现刑罚目的。
从宽分为实体上从宽和程序上从简两方面。对认罪认罚案件,属于基层法院所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认罪认罚可以适用速裁程序进行审判。对于基层法院管辖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在审理当中,被告人对程序适用提出异议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简化审理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转为普通程序进行审理。这是程序上的从宽。
实体上,检察机关根据犯罪事实和对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认罪认罚的情况,依法提出从宽处罚的量刑建议,人民法院在做出判决时一般应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是如果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违背意愿认罪认罚,否认指控犯罪事实,或者指控的罪名跟人民法院审理的罪名不一致,以及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情形的除外。
但是从保障人权和确保司法公正角度,对以下几类案件是不适用的:一种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属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二是未成年人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他们的代理人和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异议的;第三种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不构成犯罪,以及有其他不宜适用的情形。
实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意义
其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现了刑事案件的繁简分流,节约了司法资源,有助于简案快审、难案精审,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公正和效率的统一。随着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和法治建设完善,刑法的规范功能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劳动教养被废止后,刑法修改将一些普遍存在的违法行为,如醉驾等多发违法行为入刑,使得刑事案件呈显著增长态势。2015年全国法院一审刑事案件比十年前增加约60%,“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就必须对刑事案件进行“区别对待”,合理繁简分流,将更加复杂的刑事诉讼程序用于处理少数疑难、复杂案件,将更简便的程序用于处理占绝对多数的简单、轻微案件。
按照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设计,对于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认罪认罚案件,可适用速裁程序,由审判员独任审判,不再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庭宣判;对于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认罪认罚案件,亦可适用简易程序审判。这一方面使各级法院从不堪重负,疲于应付简单、轻微刑事案件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少数疑难、复杂刑事案件中严格贯彻落实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直接言词原则等现代刑事司法理念和制度,最终确保案件的质量和审理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检察院通知认罪的相关规定。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一般都是从宽制度解决,通过自己认罪认罚能够减轻其犯罪的程度,俗话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对于认罪态度好的,能够做到减刑或者缓刑的程度,我们国家应该大力的提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罪犯和国家都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