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8 18: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2 18:55
新官肺炎疫情网络为什么井喷式发展新冠肺炎”可能给中国互联网带来十个明显的变化:
一、5G商用加速推进。“新冠肺炎”这种涉及亿万民众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出现,带来信息超大规模流动,也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需求,呼唤更大容量、更快速度的信道,为应对事态发展、打赢抗“疫”之战,提供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信息服务。5G应用场景一下子变得更加清晰和更加可行,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与远程办公等需求强盛且紧迫,5G加快落地已成紧要任务。反过来,随着5G的加速建设,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与远程办公等应用将迅速普及,视频社交、视频办公等成为主流网络应用。
二、ABCDEI数字技术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此次抗击“新冠肺炎”,数字技术大放异彩,成为战胜病魔的“新式武器”。可以预计,经过实战检验的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大数据Data、边缘计算Edgecomputing、物联网IOT等数字技术(简称‘ABCDEI’数字技术),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加速应用实施。各种应用场景层出不穷,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将在生产生活中大量应用;云服务无处不在;机器人加快在繁重、危险的岗位上替代人类的步伐;AR、VR场景更加丰富、虚拟与现实深度耦合;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大量出现。所谓“产业互联网”,其实就是“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此次疫情结束后,我国产业互联网将加速推进。
三、“数字鸿沟”有望加速填平。全国14亿人居家隔离,现实世界的活动近乎停摆,线上活动成为主要方式,疫情刺激大量新网民涌入。随着“五环外”约3亿左右人口陆续上网,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现在为61.2%)将进一步拉升,逐步接近美日韩及欧洲互联网发达国家的水平(80%左右)。农民、农业、农村网络服务需求日益旺盛,我国互联网市场空前扩大,互联网全面“下沉”成为趋势。
四、网络视频步入发展黄金时期。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进程中,网络视频不仅陪伴人们打发隔离期间的“无聊时光”,更是在信息发布、知识科普等方面发挥作用。短视频在平台盘整之后获得新的动力,发展空间明显进一步扩大。随着更多机构和专业人士进入,短视频制作水准提升,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喜闻乐见。高质量的长视频崛起势头明显,内容付费被广泛接受,大量自制优质“网播剧”赢得更多观众和收益,传统电视台最后一块地盘被进一步侵蚀。《囧妈》“电影网播”的模式,标志着“网播电影”成为电影制作发行的新方向。得益于5G快速部署,短视频和长视频两翼齐飞,成为网络主流应用。网络音频平台稳步扩张,成为人们学习、娱乐新助手。家庭电视大屏互联网化、数字化进程加速,向家庭娱乐中心发展,从“看电视”过渡到“玩电视”。
五、电子商务整体升级换代。崛起于2003年“非典”的电子商务,此次抗击“新冠肺炎”寻找到新的突破空间。大规模的国内外运营能力,和可以遍布境内每条大街小巷的渗透力,使中国的电子商务接近无处不在与无时不在,成为中国老百姓无论遇到怎样的紧急状况都可以依赖的生存生活伙伴,成为政府部门可以依靠的高效的配送、物流平台。基于算法,电商平台“比用户更了解用户自己”,服务更加精准贴心。网络购物跨平台导航资讯入口出现,网络视频购物兴起,直播带货方兴未艾,社交电商占领朋友圈,线下实体店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数字技术提升电商物流的效率和安全性,“智慧物流”建设全面铺开。
六、远程协同办公软件迎来新机遇。疫情让人们隔离,而工作不能停止。腾讯公司的“企业微信”、阿里巴巴的“钉钉”以及字节跳动公司的“飞书”等应用,均发力抢占地盘,具有新型数字技术的创新企业也可能成为“黑马”,市场竞争趋于激烈。远程协同办公软件迅速高清视频化、移动化,办公变得随时、随地。
七、医疗健康网络应用红火。一场大的疫情,更像是一次全民医疗健康公开课。疫情过后,全社会健康意识普遍提升。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健康的概念从体魄健壮向心理强大延伸、从健身养身向修身养性延伸,身心健康成为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医疗、健康、健身、养身、保健、教育、培训等领域网络应用市场陡然放大,并将持续红火。
八、网络媒体格局变革进一步深化。在众声喧哗和众说纷纭中,央媒新媒体从报道、评论、信息服务等多方面出击,努力夺取网络舆论场主导权。专业媒体异军突起,能量彰显,“意见领袖”地位巩固,显示互联网上自媒体野蛮生长之后,在人人皆媒的环境下,高品质新闻内容价值回归。自媒体本身进一步发育成长,在发展与规范中寻找平衡。亿万网民在隔离期间基本上生活在微信里。微信已经成为这个社会信息发布、社会成员沟通联络的主要平台,传播、组织、动员功能日显。微信本身,在强化短视频功能之后有望实现迭代演进,抢占视频社交的高地。微博的社交媒体功能更加凸显,在“新冠肺炎”这种举国关注的重大事件发生后,微博空前活跃。今日头条继续在国内外市场攻城略地,向着一个国际化互联网巨头目标挺进。
九、互联网致力于良政。网上舆论规模达到历年峰值。互联网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搭建起良性的沟通桥梁,在信息公开、民意表达、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网上不时有不实传言出现,但是在信息充分公开的前提下,网络舆论显现出对冲功能和自我净化功能,使虚假信息得以有效遏制。政府官员在网络舆论倒逼之下,有勇气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互联网上,出现官民良性互动局面。此次舆情显示,不仅执政党面临过好互联网这一关的问题,每一个政府官员都面对“过关”的考验。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官员不妨反躬自省:是不是我们的沉默、失语,或者推诿、失职,让老百姓处于信息不对称之中,在自媒体真伪莫辨的信息中加剧了焦虑不安?满足人民群众“四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升政府官员的网络意识、媒体素养和舆论引导能力,成为提升政府执政能力一个重要任务,成为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个重要内容。学网、懂网、用网,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为各级政府官员的必修课;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成为必备素质。对各级政府官员舆论引导能力的培训将全面铺开。政务新媒体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十、数字技术革新社会治理。数字技术在我国第一次较大范围用于应对公共卫生安全危机事件,作用明显,令人刮目相看。例如,打开“百度地图”APP,点击疫情地图中的迁徙地图,搜索武汉,便可看到疫情爆发后,自武汉迁出的人员去向;根据“航班管家”统计,可以显示疫情爆发以来武汉出港航班的各目的地数据;曾出现在湖北境内的手机信号的迁移,曾在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使用过的“支付宝”客户此后的支付地,都能帮助有关部门追踪了解可能感染者的出行轨迹。疫情过后,“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去虚向实”、“由点带面”,深入社会治理和服务方方面面。政府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拥抱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将不仅视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更会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的主要支撑来部署和建设。而且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与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方面,数字技术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疫情下区块链的发展受挫,华而不实的区块链试点正在失宠
在新冠疫情下,区块链的供应商和倡导者害怕企业在区块链实施上的受挫。
对企业领导者来说,区块链的采用是相对较新的领域,在经济萎缩、IT预算减少,区块链有可能成为第一个被砍掉的项目。
尽管没有彻底的变化冲击区块链的应用,但该技术的格局确实发生了转变。
与数据和软件的趋势类似,新冠疫情时代区块链实施的重点也转移到了技术能在最短时间内提供最大价值的领域。
避开没有明确意图的华而不实的试点,领导者将兴趣锁定在具有更高价值的领域,新冠疫情压力进一步加深了现有区块链应用的弱点。
危机过后,区块链试点的资金供应速度放缓,因为老板们暂停了前瞻性的项目,把资金都用在更加紧急的救火活动上面。
根据IDC在6月发布的预测,随着全球IT预算的缩减,2020年全球区块链支出预计将达到43亿美元,比2019年的27亿美元同比增长57.7%。尽管有这样的增长预测,但比IDC上次的预测缩水了7.7%。
到2023年,目前预测全球区块链预算将达到144亿美元,比新冠疫情之前估计的近160亿美元进一步缩减。
目前对区块链采用的实际影响一直很低。一个趋势是,大公司对没有明确商业回报的试点和概念验证的兴趣已经下降。
在评估新冠疫情之后区块链采用情况的转变时,至关重要的一个背景是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
当第一波封锁袭击北美和欧洲时,除了已经投入生产的网络,几乎所有的区块链工作最初都暂停了。
一些大型供应商和软件集成公司将重点转移到实现远程工作上,人们几乎都是居家办公。
在考虑区块链实施时,企业技术领导者必须经常对供应商和技术支持者的炒作保持警惕,谨慎思考。
根据Gartner的数据,到2019年,只有4%的组织有区块链项目并大规模运行。
在当前的环境下,IT领导者面临着缩减预算的压力,任何没有非常明确的存在理由的区块链项目都有被关闭的风险。
在公司评估区块链试点的优点时,明确的好处标准包括:
但对于区块链的实施,作为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改善供应链和降低成本。
事实证明,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交付这些好处是难以实现的。根据Gartner的说法,即使是那些目前已经存在的网络,也需要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被替换,以保持竞争力、安全和避免过时。
随着企业适应新的运营环境,区块链为企业提供了一种降低合作伙伴之间可靠访问数据的成本,并预留非增值成本的方法。
为了有效地追求区块链作为其数字化转型之路的一部分,首席信息官员需要确定其业务和运营模式的哪些方面可以自动化,以更好地服务于客户。
组织应该评估哪些解决方案的组合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区块链可以与人工智能或物联网连接。不要把区块链看成是提供多种能力的一件事,而是尝试看到区块链的不同能力,并尝试将它们融入你的业务需求。
区块链现在发展怎么样?2020年,区块链被国家纳入到了“新基建”的范畴中,至少有7省出台区块链支持政策。同年,区块链技术也正从概念逐渐走向落地,应用场景多点开花。“区块链+”各种行业应用更是成为区块链不断成熟的标志。
2020年“区块链+”发展状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各国政府、企业探索采用新兴技术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提升实体经济运行效率,进一步寻找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当前,区块链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基础设施交叉创新,越来越多的实体经济垂直领域呈现出“区块链+”的发展格局和“脱虚向实”的良好势头。
而为避免脱实向虚,除继续严厉打击投机行为之外,还必须引导区块链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因此,“区块链+”各种产业应用场景,成为区块链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区块链白皮书(2020年)》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已有超过262家上市公司涉足区块链领域,分别来自保险、房地产、商业百货、安防设备、包装材料、电信运营等39个领域。而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布的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中,上市公司区块链项目达到45项。
其中,金融是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中探索最多的场景,在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支付清算、资金管理等细分领域都有具体的项目落地。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国内已备案的区块链信息服务中,金融(含供应链金融)领域项目数量排名第一,占比高达36%。
随着区块链应用落地加快推进,“区块链+”业务已经成为互联网骨干企业进军区块链行业的发展重点,在金融业务之外,积极部署互联网、溯源、供应链物流、数字资产、政务及公共服务、知识产权、法律、医疗等多领域的应用。
同时,行业内也渐趋理解,区块链是可信交易的基础组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区块链可以包打天下。需要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5G等其他技术相结合,利用协同效应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共同助力数字化转型。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区块链应用主要在存证领域,区块链已进入了如何从工程角度把它做得更好,更可信、更稳定,扩展性更好,能够容纳更多节点的阶段。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认为,这一过程还会持续一段或更长时间,下一步区块链技术性竞争由工程性的优化改良转向技术生态和商业生态。
另外,据了解到,区块链产业长期向好,行业认知回归理性。随着中央对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规划指引,我国区块链明确了以联盟链为基础,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优化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发展思路,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清晰。现阶段广大从业者对区块链的信心持续向好,普遍认可区块链的长期战略性价值。
2021年“区块链+”前景如何?
随着我国区块链产业链逐渐完善,多数区块链企业不止聚焦于某一方面,呈现多领域协同发展态势。据统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布的801个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中,北京、广州、上海、浙江、江苏、山东为备案企业最多的省市。
与技术特征相对应的区块链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存证、自动化协作和价值转移三方面,随着其价值潜力不断被挖掘,应用落地场景已从金融这个突破口,逐步向实体经济和政务民生等多领域拓展。
而区块链针对实体经济的核心价值正是促进产业上下游高效协作,提升产融结合效能。发展前期,区块链应用模式主要以文件、合同等的存证为主。现阶段,区块链产业应用正逐步向政务数据共享、供应链协同、跨境贸易等自动化协作和价值互联迈进。
2020年是2021年的热身。2021年,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和智能合约工具的使用将继续像2020年那样增长。并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深入,区块链产业基础将越来越好,产业生态也将发展迅速,产业链分布日益广泛。
从产业结构来看,区块链产业重要分为底层技术、平台服务、产业应用、周边服务四部分。
前三部分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下游关系,分别由底层技术部分提供区块链必要的技术产品和组件,平台服务部分基于底层技术搭建出可运行相应行业应用的区块链平台,产业应用部分主要根据各行业实际场景,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行业应用,实现行业内业务协同模式革新。
周边服务部分则为行业提供支撑服务,其中包括行业组织、市场研究、标准制定、系统测评认证、行业媒体等,为产业生态发展提供动力。
其中,就区块链的产业应用而言:区块链是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成果,也是各行业业务流程重构和产业互动模式革新的主要助推器。
区块链已经从最初的数字金融,逐步向供应链金融、产品溯源等领域扩展,现在已在政务、民生、工业管理等行业探索应用,其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呈现出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发展态势。
目前,国内企业重点聚焦于服务实体经济、改善政务民生相关应用发展,其中供应链金融和产品溯源已占到全部应用的半壁江山,其他如政务、民生等已成厂商未来重点布局领域,即将出现爆炸式增长。
在经过2020年区块链投资降温,2021年区块链行业或将开始逐步趋于理性。但较完备的产业链条和积极活跃的市场主体,为区块链产业融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区块链产业在政策扶持、生态构建、平台服务、应用落地以及融合创新等方面也将呈现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
现在我国区块链行业发展的怎么样了?我国区块链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不断加大,我国区块链产业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IDC预测,2024年中国区块链市场整体支出规模将达到22.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高达51%。
赛迪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大型IT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初创企业进入井喷模式,投融资频次及额度剧增,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9年12月,我国提供区块链专业技术支持、产品、解决方案等服务,且有投入或产出的区块链企业共1006家。
从区块链企业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四大聚集区:以北京、山东为主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浙江为主的长江三角洲聚集区,以广东为主的珠江三角洲聚集区以及以重庆、四川为主的湘黔渝聚集区。
区块链未来三年内将广泛落地,成为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支撑
随着我国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区块链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未来我国区块链行业将呈现区块链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开辟国际竞争新赛道;区块链领域成为创新创业的新热土,技术融合将拓展应用新空间;区块链未来三年将在实体经济中广泛落地,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区块链打造新型平台经济,开启共享经济新时代;区块链加速“可信数字化”进程,带动金融“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区块链监管和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基础继续夯实六大发展趋势。
2019年10月,区块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将“区块链”列入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明确其属于新基建的信息基础设施部分的新技术基础设施。这给疫情冲击下面临严峻考验的区块链市场带来了机遇,也让区块链在技术发展和行业应用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更多数据及分析均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3 14:32
新官肺炎疫情网络为什么井喷式发展新冠肺炎”可能给中国互联网带来十个明显的变化:
一、5G商用加速推进。“新冠肺炎”这种涉及亿万民众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出现,带来信息超大规模流动,也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需求,呼唤更大容量、更快速度的信道,为应对事态发展、打赢抗“疫”之战,提供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信息服务。5G应用场景一下子变得更加清晰和更加可行,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与远程办公等需求强盛且紧迫,5G加快落地已成紧要任务。反过来,随着5G的加速建设,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与远程办公等应用将迅速普及,视频社交、视频办公等成为主流网络应用。
二、ABCDEI数字技术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此次抗击“新冠肺炎”,数字技术大放异彩,成为战胜病魔的“新式武器”。可以预计,经过实战检验的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大数据Data、边缘计算Edgecomputing、物联网IOT等数字技术(简称‘ABCDEI’数字技术),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加速应用实施。各种应用场景层出不穷,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将在生产生活中大量应用;云服务无处不在;机器人加快在繁重、危险的岗位上替代人类的步伐;AR、VR场景更加丰富、虚拟与现实深度耦合;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大量出现。所谓“产业互联网”,其实就是“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此次疫情结束后,我国产业互联网将加速推进。
三、“数字鸿沟”有望加速填平。全国14亿人居家隔离,现实世界的活动近乎停摆,线上活动成为主要方式,疫情刺激大量新网民涌入。随着“五环外”约3亿左右人口陆续上网,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现在为61.2%)将进一步拉升,逐步接近美日韩及欧洲互联网发达国家的水平(80%左右)。农民、农业、农村网络服务需求日益旺盛,我国互联网市场空前扩大,互联网全面“下沉”成为趋势。
四、网络视频步入发展黄金时期。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进程中,网络视频不仅陪伴人们打发隔离期间的“无聊时光”,更是在信息发布、知识科普等方面发挥作用。短视频在平台盘整之后获得新的动力,发展空间明显进一步扩大。随着更多机构和专业人士进入,短视频制作水准提升,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喜闻乐见。高质量的长视频崛起势头明显,内容付费被广泛接受,大量自制优质“网播剧”赢得更多观众和收益,传统电视台最后一块地盘被进一步侵蚀。《囧妈》“电影网播”的模式,标志着“网播电影”成为电影制作发行的新方向。得益于5G快速部署,短视频和长视频两翼齐飞,成为网络主流应用。网络音频平台稳步扩张,成为人们学习、娱乐新助手。家庭电视大屏互联网化、数字化进程加速,向家庭娱乐中心发展,从“看电视”过渡到“玩电视”。
五、电子商务整体升级换代。崛起于2003年“非典”的电子商务,此次抗击“新冠肺炎”寻找到新的突破空间。大规模的国内外运营能力,和可以遍布境内每条大街小巷的渗透力,使中国的电子商务接近无处不在与无时不在,成为中国老百姓无论遇到怎样的紧急状况都可以依赖的生存生活伙伴,成为政府部门可以依靠的高效的配送、物流平台。基于算法,电商平台“比用户更了解用户自己”,服务更加精准贴心。网络购物跨平台导航资讯入口出现,网络视频购物兴起,直播带货方兴未艾,社交电商占领朋友圈,线下实体店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数字技术提升电商物流的效率和安全性,“智慧物流”建设全面铺开。
六、远程协同办公软件迎来新机遇。疫情让人们隔离,而工作不能停止。腾讯公司的“企业微信”、阿里巴巴的“钉钉”以及字节跳动公司的“飞书”等应用,均发力抢占地盘,具有新型数字技术的创新企业也可能成为“黑马”,市场竞争趋于激烈。远程协同办公软件迅速高清视频化、移动化,办公变得随时、随地。
七、医疗健康网络应用红火。一场大的疫情,更像是一次全民医疗健康公开课。疫情过后,全社会健康意识普遍提升。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健康的概念从体魄健壮向心理强大延伸、从健身养身向修身养性延伸,身心健康成为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医疗、健康、健身、养身、保健、教育、培训等领域网络应用市场陡然放大,并将持续红火。
八、网络媒体格局变革进一步深化。在众声喧哗和众说纷纭中,央媒新媒体从报道、评论、信息服务等多方面出击,努力夺取网络舆论场主导权。专业媒体异军突起,能量彰显,“意见领袖”地位巩固,显示互联网上自媒体野蛮生长之后,在人人皆媒的环境下,高品质新闻内容价值回归。自媒体本身进一步发育成长,在发展与规范中寻找平衡。亿万网民在隔离期间基本上生活在微信里。微信已经成为这个社会信息发布、社会成员沟通联络的主要平台,传播、组织、动员功能日显。微信本身,在强化短视频功能之后有望实现迭代演进,抢占视频社交的高地。微博的社交媒体功能更加凸显,在“新冠肺炎”这种举国关注的重大事件发生后,微博空前活跃。今日头条继续在国内外市场攻城略地,向着一个国际化互联网巨头目标挺进。
九、互联网致力于良政。网上舆论规模达到历年峰值。互联网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搭建起良性的沟通桥梁,在信息公开、民意表达、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网上不时有不实传言出现,但是在信息充分公开的前提下,网络舆论显现出对冲功能和自我净化功能,使虚假信息得以有效遏制。政府官员在网络舆论倒逼之下,有勇气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互联网上,出现官民良性互动局面。此次舆情显示,不仅执政党面临过好互联网这一关的问题,每一个政府官员都面对“过关”的考验。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官员不妨反躬自省:是不是我们的沉默、失语,或者推诿、失职,让老百姓处于信息不对称之中,在自媒体真伪莫辨的信息中加剧了焦虑不安?满足人民群众“四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升政府官员的网络意识、媒体素养和舆论引导能力,成为提升政府执政能力一个重要任务,成为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个重要内容。学网、懂网、用网,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为各级政府官员的必修课;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成为必备素质。对各级政府官员舆论引导能力的培训将全面铺开。政务新媒体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十、数字技术革新社会治理。数字技术在我国第一次较大范围用于应对公共卫生安全危机事件,作用明显,令人刮目相看。例如,打开“百度地图”APP,点击疫情地图中的迁徙地图,搜索武汉,便可看到疫情爆发后,自武汉迁出的人员去向;根据“航班管家”统计,可以显示疫情爆发以来武汉出港航班的各目的地数据;曾出现在湖北境内的手机信号的迁移,曾在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使用过的“支付宝”客户此后的支付地,都能帮助有关部门追踪了解可能感染者的出行轨迹。疫情过后,“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去虚向实”、“由点带面”,深入社会治理和服务方方面面。政府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拥抱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将不仅视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更会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的主要支撑来部署和建设。而且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与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方面,数字技术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疫情下区块链的发展受挫,华而不实的区块链试点正在失宠
在新冠疫情下,区块链的供应商和倡导者害怕企业在区块链实施上的受挫。
对企业领导者来说,区块链的采用是相对较新的领域,在经济萎缩、IT预算减少,区块链有可能成为第一个被砍掉的项目。
尽管没有彻底的变化冲击区块链的应用,但该技术的格局确实发生了转变。
与数据和软件的趋势类似,新冠疫情时代区块链实施的重点也转移到了技术能在最短时间内提供最大价值的领域。
避开没有明确意图的华而不实的试点,领导者将兴趣锁定在具有更高价值的领域,新冠疫情压力进一步加深了现有区块链应用的弱点。
危机过后,区块链试点的资金供应速度放缓,因为老板们暂停了前瞻性的项目,把资金都用在更加紧急的救火活动上面。
根据IDC在6月发布的预测,随着全球IT预算的缩减,2020年全球区块链支出预计将达到43亿美元,比2019年的27亿美元同比增长57.7%。尽管有这样的增长预测,但比IDC上次的预测缩水了7.7%。
到2023年,目前预测全球区块链预算将达到144亿美元,比新冠疫情之前估计的近160亿美元进一步缩减。
目前对区块链采用的实际影响一直很低。一个趋势是,大公司对没有明确商业回报的试点和概念验证的兴趣已经下降。
在评估新冠疫情之后区块链采用情况的转变时,至关重要的一个背景是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
当第一波封锁袭击北美和欧洲时,除了已经投入生产的网络,几乎所有的区块链工作最初都暂停了。
一些大型供应商和软件集成公司将重点转移到实现远程工作上,人们几乎都是居家办公。
在考虑区块链实施时,企业技术领导者必须经常对供应商和技术支持者的炒作保持警惕,谨慎思考。
根据Gartner的数据,到2019年,只有4%的组织有区块链项目并大规模运行。
在当前的环境下,IT领导者面临着缩减预算的压力,任何没有非常明确的存在理由的区块链项目都有被关闭的风险。
在公司评估区块链试点的优点时,明确的好处标准包括:
但对于区块链的实施,作为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改善供应链和降低成本。
事实证明,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交付这些好处是难以实现的。根据Gartner的说法,即使是那些目前已经存在的网络,也需要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被替换,以保持竞争力、安全和避免过时。
随着企业适应新的运营环境,区块链为企业提供了一种降低合作伙伴之间可靠访问数据的成本,并预留非增值成本的方法。
为了有效地追求区块链作为其数字化转型之路的一部分,首席信息官员需要确定其业务和运营模式的哪些方面可以自动化,以更好地服务于客户。
组织应该评估哪些解决方案的组合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区块链可以与人工智能或物联网连接。不要把区块链看成是提供多种能力的一件事,而是尝试看到区块链的不同能力,并尝试将它们融入你的业务需求。
区块链现在发展怎么样?2020年,区块链被国家纳入到了“新基建”的范畴中,至少有7省出台区块链支持政策。同年,区块链技术也正从概念逐渐走向落地,应用场景多点开花。“区块链+”各种行业应用更是成为区块链不断成熟的标志。
2020年“区块链+”发展状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各国政府、企业探索采用新兴技术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提升实体经济运行效率,进一步寻找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当前,区块链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基础设施交叉创新,越来越多的实体经济垂直领域呈现出“区块链+”的发展格局和“脱虚向实”的良好势头。
而为避免脱实向虚,除继续严厉打击投机行为之外,还必须引导区块链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因此,“区块链+”各种产业应用场景,成为区块链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区块链白皮书(2020年)》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已有超过262家上市公司涉足区块链领域,分别来自保险、房地产、商业百货、安防设备、包装材料、电信运营等39个领域。而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布的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中,上市公司区块链项目达到45项。
其中,金融是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中探索最多的场景,在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支付清算、资金管理等细分领域都有具体的项目落地。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国内已备案的区块链信息服务中,金融(含供应链金融)领域项目数量排名第一,占比高达36%。
随着区块链应用落地加快推进,“区块链+”业务已经成为互联网骨干企业进军区块链行业的发展重点,在金融业务之外,积极部署互联网、溯源、供应链物流、数字资产、政务及公共服务、知识产权、法律、医疗等多领域的应用。
同时,行业内也渐趋理解,区块链是可信交易的基础组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区块链可以包打天下。需要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5G等其他技术相结合,利用协同效应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共同助力数字化转型。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区块链应用主要在存证领域,区块链已进入了如何从工程角度把它做得更好,更可信、更稳定,扩展性更好,能够容纳更多节点的阶段。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认为,这一过程还会持续一段或更长时间,下一步区块链技术性竞争由工程性的优化改良转向技术生态和商业生态。
另外,据了解到,区块链产业长期向好,行业认知回归理性。随着中央对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规划指引,我国区块链明确了以联盟链为基础,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优化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发展思路,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清晰。现阶段广大从业者对区块链的信心持续向好,普遍认可区块链的长期战略性价值。
2021年“区块链+”前景如何?
随着我国区块链产业链逐渐完善,多数区块链企业不止聚焦于某一方面,呈现多领域协同发展态势。据统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布的801个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中,北京、广州、上海、浙江、江苏、山东为备案企业最多的省市。
与技术特征相对应的区块链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存证、自动化协作和价值转移三方面,随着其价值潜力不断被挖掘,应用落地场景已从金融这个突破口,逐步向实体经济和政务民生等多领域拓展。
而区块链针对实体经济的核心价值正是促进产业上下游高效协作,提升产融结合效能。发展前期,区块链应用模式主要以文件、合同等的存证为主。现阶段,区块链产业应用正逐步向政务数据共享、供应链协同、跨境贸易等自动化协作和价值互联迈进。
2020年是2021年的热身。2021年,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和智能合约工具的使用将继续像2020年那样增长。并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深入,区块链产业基础将越来越好,产业生态也将发展迅速,产业链分布日益广泛。
从产业结构来看,区块链产业重要分为底层技术、平台服务、产业应用、周边服务四部分。
前三部分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下游关系,分别由底层技术部分提供区块链必要的技术产品和组件,平台服务部分基于底层技术搭建出可运行相应行业应用的区块链平台,产业应用部分主要根据各行业实际场景,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行业应用,实现行业内业务协同模式革新。
周边服务部分则为行业提供支撑服务,其中包括行业组织、市场研究、标准制定、系统测评认证、行业媒体等,为产业生态发展提供动力。
其中,就区块链的产业应用而言:区块链是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成果,也是各行业业务流程重构和产业互动模式革新的主要助推器。
区块链已经从最初的数字金融,逐步向供应链金融、产品溯源等领域扩展,现在已在政务、民生、工业管理等行业探索应用,其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呈现出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发展态势。
目前,国内企业重点聚焦于服务实体经济、改善政务民生相关应用发展,其中供应链金融和产品溯源已占到全部应用的半壁江山,其他如政务、民生等已成厂商未来重点布局领域,即将出现爆炸式增长。
在经过2020年区块链投资降温,2021年区块链行业或将开始逐步趋于理性。但较完备的产业链条和积极活跃的市场主体,为区块链产业融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区块链产业在政策扶持、生态构建、平台服务、应用落地以及融合创新等方面也将呈现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
现在我国区块链行业发展的怎么样了?我国区块链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不断加大,我国区块链产业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IDC预测,2024年中国区块链市场整体支出规模将达到22.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高达51%。
赛迪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大型IT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初创企业进入井喷模式,投融资频次及额度剧增,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9年12月,我国提供区块链专业技术支持、产品、解决方案等服务,且有投入或产出的区块链企业共1006家。
从区块链企业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四大聚集区:以北京、山东为主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浙江为主的长江三角洲聚集区,以广东为主的珠江三角洲聚集区以及以重庆、四川为主的湘黔渝聚集区。
区块链未来三年内将广泛落地,成为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支撑
随着我国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区块链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未来我国区块链行业将呈现区块链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开辟国际竞争新赛道;区块链领域成为创新创业的新热土,技术融合将拓展应用新空间;区块链未来三年将在实体经济中广泛落地,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区块链打造新型平台经济,开启共享经济新时代;区块链加速“可信数字化”进程,带动金融“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区块链监管和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基础继续夯实六大发展趋势。
2019年10月,区块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将“区块链”列入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明确其属于新基建的信息基础设施部分的新技术基础设施。这给疫情冲击下面临严峻考验的区块链市场带来了机遇,也让区块链在技术发展和行业应用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更多数据及分析均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