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宋代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运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7 01:5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天前
1. 宋朝科举录取人数显著增加。最初每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在英宗治平三年改为每三年一次,而到了太宗时期,录取名额大幅上升。
2. 应试者范围显著扩大。宋朝废除了过往对“工商杂类”出身士人的仕途*,不再注重门第背景,允许包括工商人士在内的各类人才参加科举,甚至在北宋末年,僧道亦有机会参加考试。只要有特殊才能或显著品行,即可被录取,这对提升选才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3. 录取程序简化以吸引人才。与唐朝相比,宋朝科举及第后即可直接授官,简化了录用流程,这激励了士人更加勤奋学习,以期获得晋升。
4. 殿试成为定制,考试制度变为*。为了防止考生与考官形成私交,宋朝在太平兴国七年禁止考生称考官为“师门”,自称“门生”,以防结党营私。乾德六年,殿试成为定制,使宋朝考试制度从两级制变为*制,包括州试、省试和殿试。
5. 对主考官权力进行*以保证公平。唐朝的主考官职位固定,而宋朝则采用临时差遣,每年更换,以此*主考官的权力,确保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6. 考试内容经历变化。北宋前期,科举考试沿袭唐制,后王安石提倡变革,反对用诗赋选拔人才,主张实用主义,因此取消了进士考试中的诗赋项目,专注于经义和时策,并增设了明法科。到了哲宗元祐时期,则平衡了诗赋和经义的考试,同时存在诗赋进士和经义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