朓朒从“变”到“常”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6 12:5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1 03:53
中国古代历法对“朓”和“朒”的处理,曾有刘歆采用比附解释的尝试,但更常见的是通过修订历法消除它们的存在,如后汉《四分历》和隋唐时期的历法。隋开皇年间,道士张宾改良何承天法,对历法进行了微调,以减少朓朒现象。
《大衍历》中,朓朒一词的含义并不直接,其实质上是历法中对不同时期月相变化的区分。一行在历法讨论中提到,古人观测天象时,如日食发生在二日而非朔日,他们认为这是“理数然也”,即自然规律。一行通过时间对称性解释朓朒,强调在特定的时刻,月相的变化符合预期。这反映了从“日月乱行”到“理数”的认知转变,但这种变化背后,天文历法的传统和文化阻力不容忽视。
从刘洪的《乾象历》开始,历法家们逐渐认识到月亮运动的不均匀性,并尝试调整以确定定朔。何承天的历法引入了大小余,但引起了反对,如钱乐之和严粲的质疑。然而,这些反对意见在朓朒词义变迁的背景下,反映了对传统日食观念的挑战。傅仁均在《戊寅历》中首次引入太阳周年视运动的修正,进一步明确了定朔的概念。
历法的演变过程中,如《大衍历》和《麟德历》对朓朒积的使用,表明对日月运动理解的深化。同时,刘孝孙将太阳盈缩引入交食计算,反映了历法计算的进步。尽管宋朝避讳改用朏朒,但“朓朒积”一词在不同历法中仍有所承继,反映了对日月运动一致性的认识。
对于刘歆的“脁”与“侧匿”,一行的历法通过日食的准确预测,验证了其朔日推算的正确性,从而消除了刘歆原有的附会解释。这表明,从“变”到“常”的历法理解,既是科学进步的结果,也是文化传统与新观念交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