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吴道子(传)《八十七神仙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7 06:0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7 06:56
《八十七神仙卷》是艺术领域公认的杰出作品,对画家徐悲鸿而言,此画如生命般珍贵。徐先生一生收藏无数,但此画始终被视作至宝,他坚信世界所存之中国画人物中,无出其右者。
1937年5月,徐悲鸿在香港大学许地山教授的邀请下,偶然发现《八十七神仙卷》。这幅白描人物手卷,画面87位道教人物,列队行进,飘逸欲仙,虽有割损,徐悲鸿仍欢喜购回,并在画后题跋,还印上“悲鸿生命”章,随身携带。
得到此画后,徐悲鸿视若珍宝,每日仔细观看。1942年,日军入侵,徐悲鸿在昆明举办画展,画作被盗。此失窃事件对徐悲鸿影响巨大,使他健康状况恶化,卧病在床。幸运的是,两年后,画作在成都重现,徐悲鸿以重金购回。
1948年,徐悲鸿为《八十七神仙卷》重新装裱,补写题跋,重印“悲鸿生命”章,并请多位名家题写跋文。1953年,徐悲鸿去世后,夫人廖静文将其捐献给国家。
此画绢本,高30厘米,长292厘米,为白描长卷,画面主体有87位道教人物,由右端向左端行进,无文字记载。卷尾附有1948年装裱时的题跋,由徐悲鸿、张大千、谢稚柳、朱光潜等人题写。
1938年,徐悲鸿与张大千、谢稚柳等人鉴定此画,认定为唐代作品。但经历战乱后,徐悲鸿、张大千、谢稚柳等再次题跋时,认为此画风格与晚唐壁画相似,而非盛唐。
书画鉴定界强势人物徐邦达、杨仁凯认为此画应为南宋人之作。《中国美术史》第六卷接受徐邦达观点,认为《八十七》是在《朝元仙仗图》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卷轴“正本”。国外也有学者接受徐邦达观点,认为《八十七》略晚于《朝元》。
李松教授在二十一世纪初研究《八十七神仙卷》,发现最早提出作者、时代问题的画家与鉴定家意见不一,画家从时代气息感知角度认为《八十七》风格接近唐朝传统,而鉴定家从题跋等细节讨论,认为应为宋朝作品。
学术界对于《八十七》和《朝元》是否为临摹品存在假设,认为这两幅画都可能是壁画的“小样”,在唐宋时期广泛流传,形成了很多临摹品。学术界对于这两幅画的先后顺序尚未统一答案。
名作常被后人反复临摹,很难在母本中建立谱系关系。《八十七》和《朝元》作为“两兄弟”般的画作,是文化长河中的巧合与珍视现象。